遼藁本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和根莖入藥,有祛風、散寒、除濕、止痛等功效,主治風寒感冒、頭痛、風濕肢節痹痛。其嫩莖葉可作蔬菜食用,口感獨特,有很好的食用價值。遼藁本主產于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山東、山西等地,以野生資源供應藥材市場,目前人工種植面積小、產量低,市場缺口大,價格連年上漲,后市將有較大上行空間。
一、效益分析
遼藁本種植面積以667平方米(1畝)為例,其經濟效益如下:
1.經營種苗:
成本:化肥100元、農藥20元、種子(2公斤)800元、機耕50元、人工200元,合計1170元。
收入:當年可育種苗7萬株,價格0.15元/株,收入10500元。
2.種植藥材(生產周期1~2年):
成本:化肥100元、農藥20元、種苗(4000株)600元、機耕50元、人工300元,合計1070元。
收入:根莖產量300公斤左右,市場價40元/公斤,收入12000元;嫩莖葉產量1000公斤,市場價2元/公斤,收入2000元。合計收入14000元。
二、栽培要點
1.選地與整地:宜選擇土層深厚疏松、土質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及腐殖質壤土種植。將土地深耕30厘米,除去雜草和石塊, 667平方米施腐熟農家肥2000~3000公斤,整平耙細,做成寬l.2~1.5米、高0.2~0.25米的高畦。
2.播種: 4月份播種,將種子拌入適量細沙,均勻撒于畦面,用耙子摟平,稍加鎮壓,覆蓋長松針,厚度1~1.5厘米。667平方米播種量1.5公斤。干旱天氣2~3天噴一次透水。苗高7厘米以上時定苗,株距10厘米左右。
3.根莖移栽:可在4月上旬萌發前或10月下旬地上部分枯萎后進行移栽,株行距20厘米×30厘米,穴深10~15厘米,每穴1~2株。栽植時不要窩根,將芽苞向上埋入穴內,栽后踩實穴土。
4.田間管理:苗期視土壤肥力追肥2~3次,每次667平方米施入尿素和磷酸二胺各15公斤。生產田每年追肥2次,每次667平方米施入尿素和磷酸二胺各25公斤,花蕾期摘除部分花序,以集中營養促進根莖生長,提高根莖產量。
5.收獲與加工:
(1)嫩莖采收。移栽后,植株長到20厘米高以上時,即可采收嫩莖葉作為蔬菜銷售。
(2)根莖收獲與加工。移栽后當年或第二年均可收獲根莖。秋季植株枯萎后,將地下根及根莖挖出,洗凈晾曬或烘干。藥材商品以根莖肥壯粗長、深褐色、質地堅實、斷面黃白色、香氣濃郁、純干而無泥土雜質者為佳。
(遼寧省撫順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野生植物研究所 趙桂敏 郵編: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