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朋友前兩天叫我吃飯。我說,哪啊?她說,巴國布衣。
“巴國布衣、巴國布衣……”我念叨了好幾遍,說,“巴國,不會是川菜吧?”她瞇著眼,一臉萌相地向我點頭。我很嚴肅地用商量的語氣和她說:“親愛的,你裝可愛可以,但你不能叫我去吃川菜啊。我不能吃辣的你又不是不知道,你還是叫你能吃辣的閨蜜們去吧。”
“她們沒時間,你跟我去吧。那有不辣的菜,而且你可以先吃一碗姚記鹵煮,咱們再去巴國布衣。”
我說:“姚記?巴國布衣也在鼓樓?”
“地安門東大街,載澤的故居,原來是王爺府呢!”
我撇了撇嘴,不言一語。這一瞬間的冷漠反倒點爆了她的火山。她倏地勃然道:“你到底去不去?這是團購的,馬上就要過期了。”
她飛云逝電的話語一下劈到我的心坎里。我半嗔半怒地說:“什么?團購的,要過期了!這怎么可以。你怎么不早一點告訴我?去,這周末就去!”
周末,天清日晏。我們從地鐵五號線出來,沿著地安門東大街向當年鎮國公載澤的府邸緩緩而來。我們走了約莫不到兩站地,發現一個四合院,門口的匾額書寫:巴國布衣風味酒樓。看到這幾個字我就想起了上學時學的《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雖然哪都不挨哪吧,但我想老板給飯店起名字的時候,是不是也參考了這位四川的古代明星呢。
進到院里,我發現王府的宅院并沒有想象中的大,可能是因為院里并排停著一些汽車的原因吧。來之前,我特意查了一下載澤的個人資料。載澤,滿洲鑲白旗人,是康熙帝第十五子愉恪郡王允之五世孫,因嘉慶帝第五子惠親王綿愉之第四子奕詢無子,奉旨過繼為嗣,襲輔國公,進鎮國公,加貝子銜。后來,載澤娶慈禧太后二弟桂祥之長女靜榮為妻。靜榮的妹妹靜芬是光緒帝皇后,宣統帝的隆裕太后。
1932年,王爺的府邸被基督教會買下,建立遠東宣教會圣書書院。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遠東宣教會被日軍占領。當時,被稱為東方魔女的“男裝女諜”川島芳子也在這里居住過。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宣教會又重新恢復工作。1951年以后,圣書學院的學生宿舍、教室租給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工團使用;西院由波蘭駐中國大使館租用。1958年,北京市興辦地方工業,拆除了西院園林以及禮拜堂后院教牧人員家屬住宅,改建成無線電研究所廠房,大禮拜堂改造成車間。到了上世紀90年代,北京市內工廠外遷,教會禮拜堂等建筑由一家金融證券交易所租用,西院仍為無線電技術研究所租用。2002年,巴國布衣進駐此地,設立巴國布衣王府店至今。
昔日的王爺府,歷經滄海桑田,如今成為我們這些“布衣”大快朵頤的所在。我得說,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確實提高了。我往院里走,推開正房的門。服務員在前臺接待顧客,一時無暇照應我倆,我索性在大廳里逛了起來。屋內雕梁畫棟、古色古香、曲折掩映、步步為景,裝潢設計、家什陳設都帶著幾分“王府范”。走上二樓,一排川劇的臉譜掛在北邊的墻壁上,或慈眉善目、或二目圓睜。我走過去端詳,這個紅臉的肯定是關二爺,這個白臉的是曹操嗎?我正琢磨呢,旁邊笑盈盈走來一個服務員,我就問她:“這臉譜下邊放兩個音箱,是表演用的嗎?”她說,對,每天晚上8點在這有吐火等川劇的特技表演。我說,不錯,您這的裝修也挺帶感的。“是啊,裝修那會,門窗、斗拱、垂花什么的都是從民間收的。”服務員說完,遲疑了一下說,“先生,您是團購的嗎?”我說是啊。服務員聽罷,把手掌一翻,胳膊向樓梯口一伸,說:“那您跟我來,團購的在院南邊用餐。”
我不禁憮然,這景色看了半天合著都白看了,跟我半毛錢關系也沒有。我的怏怏不快全寫臉上,我女朋友發現后,就在我耳邊子說:“你有啥不滿意的?人家團購網站寫著呢,團購來店消費僅限堂食散座。”我說,你不懂,老話講“寧可無了有,不可有了無”。她說,那行,咱們下回再來一趟,去包間吃,你請!
有失就有得,雖然我們被服務員從正房“哄”出來了,但我們又被她請去倒座房用餐。所謂倒座房,就是四合院最南面一排朝北的房屋,叫做倒座,通常作為賓客居住、書塾、男仆人居住或作雜間。服務員在院當中問我們,去無煙區還是吸煙區就餐。我說去無煙區。她就領我們去了右手邊的一排倒座房里。倒座房的裝潢雖比不上正房那般富麗堂皇,但桌椅板凳清新典雅,特別是臨街的墻上開著一排玻璃窗,街邊的景色盡收眼底,情調也跟著街上的陽光一同照進來了。由于是無煙區,所以屋里的食客不是黃發就是垂髫,因此少了許多年輕人酒桌上的喧鬧,十分清靜恬適。
因為我們是團購的,又有預約,所以菜須臾間就上齊了。四菜一湯,主食是兩碗米飯和一盤香芋卷。女朋友走了兩站地,本身就餓,她又作興辣的,肴饌疊加后她筷子就沒落下。我呢,放眼望去一片紅,最后悲催地盛了一碗湯,夾了一個香芋卷。她見了幸災樂禍地笑,說:“嘿,你瞅瞅你旁邊那桌的小蘿莉,她也吃香芋卷呢。你跟上幼兒園的小孩兒一樣,不。”靠得了,我一下就暴躁了,大中午的吃香芋卷果腹就夠痛苦的了,還要精神鞭撻我。其實我不是不
能吃辣的,只是吃完了愛上火,臉上起包、嘴里長潰瘍,在不考慮后果的情況下我吃辣的能力不比她遜。
于是我就說,這四個菜哪個不太辣啊?她用筷子點了點一盤涼菜——蔥椒雞。我嘗了嘗,鮮嫩可口,沒有想象中辣,麻的成分更多一些。女朋友很懂地說:“這是用新鮮的烏骨雞做的,所以很嫩。作料是四川特有的新鮮椒,經過他們大廚的精心加工,麻與辣的分寸把握得剛剛好。”
嘗了第一道涼菜后,我又夾幾筷子北川涼粉。北川涼粉原來是農舍小食,距今已有90多年歷史,是川北有名的小吃。我曾聽說,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朱德、羅瑞卿生前回南充視察工作時,就曾特意品嘗了川北涼粉。我吃在嘴里,感覺鮮香爽口、紅辣味醇。以前吃涼粉多是酸辣,這個香辣涼粉還是頭一回嘗到。
三峽石爆脆腸是本次團購的主打菜。菜的主料有兩樣:一樣是乳豬的豬腸,口感脆嫩。添上干海椒后,提香、添色。再加上花椒,不僅豬腸本身的腥味兒就此消除,辛香麻辣的味道也跟著營造出來。另一樣是滾燙的三峽石,這是一種做菜有名的石頭,高溫加熱后不會爆裂,還富含大量礦物質。各位看官若旅游到三峽的時候也可以買幾塊,它比較稀少而且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買一塊少一塊。
脆腸混合著紅辣椒、花椒,緩緩流到滾燙的三峽石上,那菜品的賣相絕對是霸氣外露。菜剛端上來那會還有“吱吱”的聲音,此起彼伏,滿屋的香氣開始流竄。嫩嫩的脆腸一經過高溫,馬上就熟得翻卷了。夾一塊品嘗,脆腸處理得很好,沒有任何異味。而且脆嫩爽口、嚼勁十足,麻辣味道濃郁,也不嗆喉。而且三峽石可以保持較久的高溫,不至于菜冷了后吃起來感覺油大。初嘗一口,仍不過癮,再嘗一口細細品味,感覺脆腸里不只有辣椒、花椒的香,脆腸的嚼勁,還有一種獨特的山峽石味道,是否將礦物質一起吃下去了呢?真是一種奇怪的心情。不得不說,看家菜就是有噱頭,吃這道菜的時候,我真是把吃辣的后果拋到九霄云外了。
毛血旺是我吃的最后一道菜,當然也是最辣的一道菜。毛血旺以鴨血為制作主料,烹飪技巧以煮菜為主,口味屬于麻辣味。我吃了幾塊鴨血豆腐,感覺額頭、鼻尖頓時汗津津了,辣得只吃白米飯。因為辣的程度超出了我的承受范圍,所以初嘗輒止,只感覺毛血旺除了辣還是辣。總的來說這次團購的任務是完成了,巴國布衣的環境讓人印象深刻,如果有機會,一定去飯店的正房包廂里再吃一頓。當然,包廂要有團購的更好哈。
(編輯??韓旭)
?hanxu7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