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到風光攝影,人們往往想到的都是那些恢宏巨制,壯闊的場面,引人入勝的風景,讓人們情不自禁地想立刻投入到片里的風景中,去感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震撼。
而筆者的淺見覺得,是不是出自專業相機,是不是擁有好的鏡頭并不重要,關鍵是,照片能帶給我們一種心靈的寄托。說得通俗點,就是照片要有定的主題。
筆者在2011年暑假,前往慕名已久的巴厘島。在那里,我拿著相機邊走邊拍,看著各種膚色的旅客,當地的小販,以及時不時遇見的當地的“拜拜”(一種當地的祭祀儀式,巴厘島的居民每天進行三次,他們認為只有這樣虔誠地對待神明,才能使家人健健康康,一切風調雨順),記錄下他們的生活,他們的心靈。我們可以想象,
當當地的居民和你四目相對時,作為拍攝者的我們,只需微微一笑,就可以消除彼此之間的顧慮,打開人與人之間心靈的窗戶。此時,正是最真實的他們,此時,照片即被賦予了生命。這大約就是照片的靈魂之所在吧。
來到巴厘島,最希望拍攝的就是日出、日落,以及海邊的環境。
一片平靜的大海,可能表現不出畫面的生命力,但倘若作為拍攝者的我們能夠巧妙地將陽光或者飛鳥,或者航行的船只,或者海邊散步的人們進行構圖,那么,畫面的生命力,就體現出來了。當然,筆者淺見,覺得畫面干凈是第一要點,畫面干凈了,則主題就突出了,自然而然的,拍攝者想表達的語言,也就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