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蘭新,河北吳橋人。河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民俗文化協會會員。早在幼兒師范就讀時與剪紙結緣,后在從事幼兒教育時把剪紙技藝運用到教學之中,在一次偶然機會得到一位民間剪紙藝人的言傳身教,更是不能釋剪,剪紙技藝上亦有了質的飛躍。其剪紙作品風格稚拙古樸,細膩靈動,在潛心研究技藝、多方尋求名師指點的基礎上,將剪紙藝術深植于家鄉雜技之鄉的藝術土壤,不斷汲取文學藝術的精髓,深化剪紙文化內涵,以圖配文,以詩釋圖,文圖相映,自成一體,互為深化,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隨著剪紙技藝日臻成熟,其剪紙作品配詩文,先后在多家報刊雜志上發表,多次參加國內剪紙比賽并獲獎。
今夜/又一次靜靜地與你對視/想從深邃眼神里/逃離/想讀懂孤傲靈魂下/那抹柔情/可我辦不到/辦不到/因為我走不出/你緊閉的雙唇/世界真是太奇妙/你從我的手中誕生/卻生硬地把我/裝入你的身體/為什么/為什么/我被你融化/卻又如此地幸福
這是在2009年平安夜,摸著酸脹的手指,欣賞著剛剪好的《虎》時,寫下的《我和你》。淚眼中,我不知這種情愫是對剪紙過于鐘情以致迷戀不能自己,還是剪紙讓我在幸福的藝術海洋中馳騁蕩漾所萌生無法言說的愉悅。面對剪紙我常常就這樣不知不覺中迷失在其中……
剪紙對我而言,不是從小就耳濡目染,我的家族沒有任何人會剪紙。知道剪紙、認識剪紙時,我已是一名17歲的幼兒師范生,手工課上與剪紙這門古老的民間藝術相遇,當老師展示那些剪紙圖樣時,一下就被它神奇的魔力所吸引,很奇怪:一張大紅紙、一把普通剪刀,三下五除二地剪上幾刀,怎么就能變成一幅美妙的作品呢?當時由于時間緊課業重,制作也就僅僅限于功課的需要,不過剪紙這枚民間藝術的種子卻悄悄地埋在一個少女的心中。
再次與剪紙相逢是在結婚的那一天。當我在眾人簇擁下步入新房,眼睛一瞥之間,被窗上的風景驚呆了,那個圍繞著龍鳳呈祥的火紅雙喜字,讓我怦然心動:原來剪紙可以如此生動,如此震撼!那一瞬間,我深深地愛上了剪紙,悄然把幸福和愛都送給這火紅的藝術。
悄悄詢問身邊的小姑子,才知道這剪紙來自五嬸劉俊蓮之手。她是三鄉五里有名的剪紙巧手。還在蜜月里,我就找到五嬸,迫不及待地要學剪紙。五嬸很高興,特別樂意把這門民間工藝傳給年輕人,在她的認真指導下,我開始了剪紙生涯。
從此,只要一有時間,我就會沉浸在剪紙世界里,搜資料、畫底稿、剪刻作品,這一系列的工作,常常讓我忘記時間的流逝。為了趕制《雜技之花》這幅作品,去年一個夏日的中午,下班后我沒有回家,開車圍著縣城跑了好幾圈,為的是搜集墻面上的雜技圖形,當我拿著相機在火辣辣的太陽下拍照時,我與馬路上行人疑惑的目光偶然相遇,聽到“這女人,有毛病吧!”,我不禁啞然失笑,沒辦法,誰讓自己喜歡呢,對剪紙的愛與喜已深深地沁入骨髓了。
不管在炎熱的夏天,還是冰冷的冬天,夜晚忙完了家務,我就將自己關在書房里。夜成了我最喜歡的時段,在靜靜的空間里,手中的筆和剪刀在紙上游走的聲音,似美妙的音樂,讓我沉醉,這時心也如嬰兒般純凈,就如同走進了世外桃源,紛亂的心在此刻安靜下來。說到這里,想起一件事,那日飲水機突然壞了,怕晚回的人沒水喝,就忙在液化氣爐上坐上水壺,看有些時間,就順勢坐到書桌前修改手頭上的剪紙底樣,當時還叮囑自己別忘了爐子上的水。晚回的人應酬回來,看到廚房的情景嚇了一跳,指著燒壞的水壺罵道,“你說,這是你燒壞的第幾個水壺了?怎么就這么沒心沒肺呢?”我不爭辯,知道此刻我的確是沒心沒肺了,因為心肺都給了我的剪紙。
也許我天性自由,不喜約束,我做剪紙不愿意模仿別人做那些裝飾畫似的作品。我的剪紙題材,大都來自身邊那些令人感動的事物,因為感動,所以做的時候也特別用心,望著自己用心血做出的剪紙,心中往往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總感覺還有要說的東西,總感覺還缺少什么,那是什么呢?扣問中,突然醒悟,我需要某種媒介來引導觀看者看到自己剪紙作品中的精神所在,我要給我的剪紙以靈魂,我要我的剪紙飛起來。
所鐘愛的文字應該是最好的選擇,我把自己的想法付諸于行動。身為雜技之鄉的人,雜技情結最深也最濃,雜技藝人的故事常常讓人落淚,他們為了雜技藝術的傳播,為了雜技藝術的發揚光大,付出常人不能想象的苦與痛,他們面對命運,所表現的堅韌與淡然,鼓勵我拿起剪刀制作一組組反映雜技題材的剪紙,并寫下一首首同題詩歌,《頂》就是其中之一:
轉動的軸/撬動/命運的天平/人生那只碗已被輕輕頂起/追隨的目光與你邂逅/邂逅在搖晃的瞬間/不知你讓誰的心牽動/還是誰牽動了你心/……/只聽/掌聲一片/你彎腰鞠躬/收拾起一地的精彩/微笑著行走在命運的田壟
“藝癡者技藝精”是我的座右銘,利用所有的業余時間,潛心于剪紙,潛心于文字的表達,為藝術付出數不清的心血和汗水。如果生活是一方剪紙,我希望自己能剪裁出最美的圖案,如果生活是一首詩歌,我希望自己能撰寫出最美的詩詞。隨著時間的流逝,技藝的提高,力爭做到天下萬物皆可入圖,世間景象均能剪底重現:比如面對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時,制作了有關奧運奪冠的《鳥巢里飛出金鳳凰》,慶祝神舟飛船上天的《騰飛》,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的《騰飛吧,中華巨龍》,祝賀上海世博會的《海寶系列》等:比如學習祖國古老文化遺產時,制作了《四靈送?!贰恩梓胨妥印贰妒R送福》《豬鼠戀》《龍鳳呈祥》等:比如走進令人心動的大自然時,制作了《魚》《那株蘭》《荷塘拾趣》等;比如朋友送我書法作品,就琢磨做了《愛蓮說》《一字虎》等等。每當向朋友展示自己這些剪紙作品時,心中的喜悅溢于言表,因為,我在用我的手,用我的情,來展示生活的美好,生命的美好。
美麗的剪紙,同題的詩歌,是我送給生活最好的禮物。同時,命運也送給我豐厚的回報,2008年在“風之魂”中國中部民間剪紙藝術大賽中《鳥巢里飛出金鳳凰》榮獲優秀作品獎,2009年在滄州市第二屆“大斤杯”民間工藝美術精品絕活展中《荷塘拾趣》獲三等獎。2010年在第二屆黑龍江“三江杯”剪紙藝術作品展中獲銅獎,在佳木斯剪紙研究會成立18年紀念展中《送郎》獲一等獎;同時《那株蘭》《我是快樂的志愿者》《我和你》《騰飛吧中華巨龍》《魚》《金鼠送喜》等多幅作品,以剪紙配詩歌、剪紙配散文的形式,先后在《皖西日報》《鹽城晚報》《滄州日報》《滄州晚報》《滄州教育》《滄州幼教》等多家報刊雜志上發表。2001年我以民間藝術家的身份參加了在滄州市師范學院舉辦的“滄州非物質文化展演”和“滄州市民間工藝美術精品絕活名家名作展”,為滄州國際武術節做的《武韻滄州》、為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雜技之花》等剪紙作品,被參觀者稱為上乘之作。
曾記得有這樣一句話:剪紙的風景,每空都是愛。是啊,在我的剪紙作品里,紅紙鏤空的每處空間里,都灌注著我真摯的愛。我要賦予剪紙靈魂,讓它托舉我的理想,在藝術的天空自由飛翔。
(責編: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