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娶了妻子之后,自己買了房子,不再和父母同住,但周末卻一定會回父母家。張媽65歲,長得慈眉善目,但她最近的一些行為卻讓張強覺得非常不安。
事事“求神問卜”是何因
張媽其實是一個很有文化的人,出生于一個傳統(tǒng)的家庭。張強的煩惱在于,無論他和母親談?wù)撌裁词虑椋貏e是需要做出選擇的事情,母親都會回到自己的小房間里念念有詞一番,然后出來告訴他,事情可以做,或者不可以做。問她為什么這樣肯定,有什么根據(jù),她只是很強硬地說,“你聽我的肯定不會錯,不聽你就會吃虧。”張強軟磨硬泡,母親毫不松口,堅持說道:“神的指示,會有錯嗎?”
一開始發(fā)現(xiàn)她有這種行為的時候,張強感到有些恐怖,他懷疑母親是不是神經(jīng)錯亂,是不是出現(xiàn)什么幻覺之類的癥狀。但再仔細觀察一下,發(fā)現(xiàn)母親在其他生活問題上,卻異常清醒,沒有絲毫混亂。只不過一旦遇到什么需要抉擇的事情,大到要不要買房子,小到要不要吃什么食物,事無巨細都非得先卜個卦再說。她隨身帶著兩個自制的“工具”,這個工具只有她自己才懂得操作,每次遇到什么要問的事情,就找一個僻靜的角落自己呆著,口中念念有詞,然后把工具拿出來,看看上天有什么“指示”。如果上天的“指示”和自己期望的是吻合的,就眉開眼笑;如果不吻合,自然就面帶愁容、猶疑不決。這讓張強十分頭痛。
強迫癥作祟
根據(jù)以上的描述,張媽存在強迫行為。強迫癥是一種常見的神經(jīng)癥,精神分析理論認為,強迫癥是心理沖突與心理防御機制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說白一點,很多時候,強迫癥是患者自己發(fā)展的一種“抵消災(zāi)害”的模式。比如在一些地區(qū),如果在大年初一打碎碗,被認為是不吉利的事情,打碎之后,要趕緊說“碎碎(歲歲)平安”。這其實就是因為害怕遭受到懲罰,或者在自己身上因此發(fā)生不好的事情,企圖用這樣的方式來消除恐懼。這樣的做法,就包含著強迫的成分。
據(jù)了解,張媽在55歲那年曾患重病,看了很多醫(yī)生,吃了很多藥都未見好轉(zhuǎn)。后來,張強的外婆說幫張媽在一個寺廟祈福,之后,病情的確是逐漸好轉(zhuǎn)了。自此之后,張媽開始信神。認為自己的生命,是因為上天的眷顧才得以保存的。
在張媽的案例中也可以看出,張媽的強迫癥,其實也是源自于老年人對死亡威脅的恐懼。她認為,只要信神,自己就可以健康地活下來;只要遵照神的指示,自己就可以平安。這雖然是一種錯誤的認知,但是對于一個強迫癥患者來說,這種儀式卻是十分重要的。她用這種方式來安慰自己,獲得內(nèi)心的平靜。
豐富精神生活,趕走強迫癥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qū)е铝藦垕尩膹娖劝Y呢?張媽不擅長交際,不愛串門,認為串門無非就是議論別人家長里短,自己不喜歡。張爸一有時間就外出訪友,極少帶張媽同行。所以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張媽自己一個人獨處。情感上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和幫助,心靈上空虛和寂寞,也是各種心病產(chǎn)生的原因。
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作為兒子,張強要想辦法讓父母之間的感情變得更融洽一點。其次,鼓勵母親走出家門,多參加社交活動,發(fā)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像有些老人那樣去一起跳跳扇子舞打打太極拳。當一個人的精神生活豐富起來的時候,自己能夠給自己支持的時候,就不用借助虛無的儀式來武裝自己了。
編輯/張宇 zhangyu@jty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