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走在路上,突然遇到急癥發作患者,應該怎么辦?當然是要盡量施救。不過,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您,可能除了掐人中和打120外就不會其他方法,而這很可能耽誤寶貴的搶救時間,造成本可避免的悲劇。本文將結合祖國傳統醫學知識,介紹如何進行現場處理的簡便辦法,以備不時之需。
先檢查,再呼救
搶救是個技術活,需要醫生參與。在醫生到達之前,應檢查患者生命體征是否存在,如心跳、呼吸、脈搏和大動脈(頸、股、足背動脈)搏動情況,如生命體征存在,應立即投入緊張有序的急救。
首先當然是迅速撥打120求救,此時說話要簡略,告訴對方患者性別、年齡、病情與急救現場地址。地址必須準確無誤,以免醫生走錯路耽誤時間。
等醫生,莫閑著
在醫生到來之前,您不要消極等待,而應邊搶救邊等,施行心肺復蘇與穴位掐、捏、針刺、按壓、按摩等,為下一步搶救治療贏得時間,增加搶救成功幾率。
不會?沒關系,很快可以學會的啦!常見危重急癥徒手急救方法如下——
昏迷
突然在車站、碼頭、機場、公交車上、路邊等處發現患者昏迷(可能人事不省、呼叫不應等),應立即將患者放置于復原位(又稱穩定側臥位),同時拍打肩部呼喚“怎么啦”“哪里不好呀”。如10分鐘內患者仍不清醒,這便是昏迷,應隨即給予中醫徒手急救。
徒手救治法:用食指甲強掐人中穴(位于鼻唇溝上1/3處),或用勁強壓該穴;同時用拇指與食指用力強捏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間,第二掌骨橈側中點處);用力強捏或強壓內關穴(位于手腕橫紋上3橫指,掌長肌腱與橈側屈肌腱之間)。
療效判斷:施救2~3分鐘后,患者面色紅潤、四肢肌肉抽動、眼球轉動等為有效,患者沒有反應為無效。
暈厥(昏厥)
暈厥是暫時性腦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暫性意識喪失,當腦供血恢復后即可清醒。
方法:迅速掐人中穴并配合刺激合谷穴(方法同上),強捏內關穴,強捏甚至針刺少沖穴(位于小指末節橈側,指甲角旁)。
療效判斷:患者立即蘇醒或有眼球轉動、呻吟、嘆息等為有效,患者沒有動靜為無效。
休克
休克并非一種獨立疾病,而是許多疾病在臨危時發生的一種嚴重性全身綜合征。此病來勢兇險,病情重,很快危及生命。
徒手救治法:使患者保持平臥位,下肢抬高30度(稱“休克體位”),以保證大腦供血,隨即用力掐人中穴,配合刺激內關穴、神門穴(位于腕掌側橫紋尺側腕屈肌橈側凹陷中),手法同前穴。
療效判斷:患者面色、口唇由蒼白轉紅潤,口唇微動,出現呻吟、嘆息,刺激舌咽有反應為有效;患者如仍然面色蒼白、呼之不應,則為無效。
癲癇
癲癇又稱羊角瘋,發作時,患者全身肌肉不自覺抽搐,呈陣發性或間歇性發作,發作停止后,患者逐漸恢復神志,但發作過程不能回憶。主要表現為突然暈倒,全身抽動,四肢強直、牙關禁閉、口吐白沫、呼吸暫停、二便失禁,抽搐時間長短不等,短則幾分鐘,長則十幾個小時,甚至更長(癲癇持續狀態),需要急救車轉院治療。
徒手救治法:用力強掐或針刺人中穴,配合刺激合谷、內關等穴,手法同前。
療效判斷:患者迅速停止抽搐,肌肉松弛,呼吸恢復,神志轉清為有效;患者繼續抽搐為無效。
心臟驟停
指各種原因導致的心臟突然停止跳動,如不及時進行正確、有效的急救(心肺復蘇)將導致猝死。
徒手救治法:將患者取穩定側臥位,解開衣領,作“按頜提頜法”,開通呼吸道,摳出口腔內的分泌物,暢通呼吸,迅速施行胸外心臟按壓。心臟按壓的位置在胸骨下段(兩乳頭聯線中點下方)用手掌根部放在按壓區,雙手交叉重疊,貼胸手指翹起,按壓時上身前傾,以腕關節作支點,雙臂伸直,雙肩正對患者胸骨上方,垂直地以掌跟將胸下壓4~5厘米后,恢復原位,手掌不要離開胸部,如此反復按壓,每分鐘100次左右,節律均勻。
在心肺復蘇同時配合使用中醫穴位救治,可進一步增加復蘇成功率。強力掐人中穴至皮膚發紅,配合針刺十宣穴(位于兩手指尖端中央)。
療效判斷:可觸及大動脈(頸、股、足背動脈)搏動,胸部可見呼吸起伏運動,瞳孔光澤、明亮、等大、等圓、光反射正常并出現吞咽反射等為有效;患者突然猝死即為無效。
正確有效按壓可能促使患者頸動脈恢復搏動,心臟排血量達25%~35%,可保障人體最低基本血液循環需要。2007年《柳葉刀》雜志公布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單純按壓法心肺復蘇成功率是經典心肺復蘇成功率的2倍。美國2008年3月修改了《心肺復蘇指南》,取消了口對口人工呼吸。近年來美國急救醫學研究顯示,單純胸外按壓復蘇成功率達57%,而過去經典心臟復蘇(按壓加人工呼吸)僅為20%(編者注:新版心肺復蘇具體方法,請參閱我刊2011年4月號上旬刊30頁《搶救猝死,從“ABC”到“CAB”》一文)。
編輯/李宇杰liyujie@jty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