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持:郭劍華主任中醫(yī)師
(重慶市中醫(yī)骨科醫(yī)院軟傷科主任、全國第四批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jīng)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牙痛是牙齒疾病的常見癥狀,可由牙周炎、牙齦炎、齲齒、冠周炎、三叉神經(jīng)痛等引起。中醫(yī)認為牙痛多屬火,包括風火牙痛、風寒牙痛、虛火牙痛、齲齒牙痛。
風火牙痛
主要表現(xiàn)為牙齦紅腫、腮腫發(fā)熱、口渴、口臭、大便干結。
玄參12克,玉竹15克,大黃6克(后下)。水煎取汁,每日1劑,分2次服。
生石膏30克,金銀花、連翹各12克。水煎取汁,每日1劑,分3次服。
生石膏30克,地骨皮12克。水煎取汁,每日1劑,分3次服。
龍膽草15克,野菊花10克。開水浸泡1杯,飲一半,含漱一半,每日數(shù)次。
花椒、露蜂房各6克,鹽少許。水煎含漱,每日數(shù)次。
風寒牙痛
主要表現(xiàn)為牙齦微腫疼痛,惡寒發(fā)熱,口不渴,小便清。
荊芥12克,細辛3克,生姜3片。水煎取汁,每日1劑,分2次服。
白芷10克,高良姜6克。水煎取汁,每日1劑,分2次服。
川椒3克,生姜2片。開水泡后含漱。每日10余次。
北細辛、延胡索各3克。研細末,陳醋調(diào)成糊狀敷痛處。
蓽撥、高良姜、白芷、細辛各3克。上藥焙黃,共研細末,每次用齒疼側鼻吸0.5~1克,每日早、中、晚各1次。
虛火牙痛
主要表現(xiàn)為牙齒隱痛,入夜尤甚,牙根松動,口干咽痛,手足心熱,腰膝酸軟。
骨碎補10克,生地15克,玄參12克,細辛4克。水煎取汁,每日1劑,分3次服。
棗皮10克,地骨皮12克,丹皮6克。水煎取汁,每日1劑,分3次服。
淡竹葉10克,知母5克,麥冬12克,生石膏20克。水煎取汁,每日1劑,分3次服。
齲齒牙痛
主要表現(xiàn)為牙痛,齒中有小洞。
大蒜1瓣搗爛如泥;白胡椒5粒、食鹽少許,共研細末;或細辛、白芷各等份,研細末,塞于齲洞中。塞前先將齲洞的食物殘渣剔出,將齒清洗干凈。
川椒15克,食醋60毫升。將川椒放于醋中,稍煎片刻,待溫后含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