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43歲,三年前出現不明原因的右腿輕微疼痛,先是懷疑腰椎間盤有問題,CT發現不是椎間盤問題,后又做了“風濕五項”檢查、拍了X光片也沒有問題。2010年10月病情突然加重,行走或彎腰時疼痛加重。右腿疼痛比較嚴重,連著大腿疼;左腿也有這個毛病,只是還不嚴重,沒有連累到腿。看了醫生,說是“梨狀肌綜合征”,醫生在查體時用力按臀部的“梨狀肌”時有疼痛感。于是,我做了一個多月的理療,當時效果還可以,但是回家后第二天起床運動走路、彎腰時就又出現以前的癥狀。后來,我的腰椎、臀部“梨狀肌”處又做了“小針刀”,說是放松肌腱,但還是沒有效果。近段時間,我每天堅持按摩右臀“梨狀肌”,每晚按摩時剛碰到臀部“梨狀肌”就很疼,按摩一會就好多了,后來我發現左腿稍微抽動,臀部開始有疼痛感,我怕時間長了左腿也會疼。
我想知道,我這種癥狀到底是不是“梨狀肌綜合征”?如果是應如何治療,日常應注意怎樣鍛煉?
江蘇 江讀者
江讀者:
梨狀肌起于第2、3、4骶椎前面,分布于小骨盆的內面,經坐骨大孔入臀部,止于股骨大粗隆。此肌因急、慢性損傷,或加上解剖上變異,易發生損傷性炎性改變,刺激或壓迫神經,而產生腰腿痛,稱為梨狀肌綜合征。此癥是坐骨神經在臀部受到卡壓導致的一種綜合征,在下肢神經慢性損傷中最為多見,由于易與腰椎間盤突出癥所致坐骨神經痛混淆,故值得注意。
梨狀肌綜合征患者,輕者臀部酸脹、發沉,自覺患肢稍短,輕度跛行,大腿后外側及小腿外側有放射性疼痛,有時僅表現小腿后側疼痛;重者臀部疼痛并大腿后外側和小腿放射性疼痛,麻木,跛行明顯。嚴重者雙下肢不敢伸直,臀、腿疼痛劇烈。觸診時,在梨狀肌體表投影區有明顯的深在性壓痛,在臀中部可觸及腫硬隆起的梨狀肌。
從你所描述的病情來看,你應屬梨狀肌綜合征。如果不確定,可進行下列檢查進一步確診。首先進行梨狀肌張力檢查,即患者仰臥位將患肢伸直并內收、內旋時局部及坐骨神經放射性疼痛加劇,再迅速將患肢外展、外旋,疼痛緩解。如果你患有本病,則患肢內旋抗阻實驗陽性。也可進行直腿抬高試驗,60度內疼痛顯著為陽性,因為損傷的梨狀肌被拉長緊張,加強了與周圍神經的病理關系。抬高超過60度外,損傷的梨狀肌不再被拉長,疼痛反而減輕。
手法是治療梨狀肌綜合征的主要方法,可以明顯改善癥狀,緩解痛苦。采用手法治療時,首先要選準部位。患者可取俯臥位,雙下肢后伸,使腰臀部肌肉放松,手術患者自髂后上棘到股骨大粗隆做一連線,連線中點直下2厘米處即為坐骨神經出梨狀肌下孔之部位,其兩側即為梨狀肌。梨狀肌綜合征治療的根本目的在于消除梨狀肌的炎性病變,解除梨狀肌對坐骨神經的壓迫,早期治療可以使梨狀肌的病變中止,不再對神經繼續卡壓;晚期無法通過保守治療緩解者可選用手術方法治療以解除壓迫,特別是對于已形成較重瘢痕粘連或有骨痂壓迫、神經行徑變異則需手術治療。本病在急性期應臥床休息或盡量減少活動,以利病灶部水腫、炎癥的吸收,并注意下肢、臀部的保暖,避免過勞及風寒濕的不良刺激,在緩解期進行適當的腰臀部肌肉的功能鍛煉。
重慶市第五人民醫院老年病科
主任醫師徐新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