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擒故縱”是兵法三十六計中的第十六計。三國時諸葛亮的“七擒孟獲”,就是運用此計的經典案例。而在臨床工作中,我們發現某些疾病變化竟然也 “詭計多端”。如,某些疾病會“聲東擊西”,疼痛并不是剛開始就表現在病變部位(如急性闌尾炎的轉移性右下腹疼痛);有些疾病會“暗渡陳倉”,像老年胃癌、脂肪肝等往往是隱匿發病、早期很難發現。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疾病的“欲擒故縱”。
病魔也會“欲擒故縱”
某單位電工阿強,在一次檢修線路時從梯子上摔下,頭部著地,當即昏迷。然而,被同事送到醫院后,他已清醒,并能下地行走。醫生診查后認為有必要留在觀察室過一夜再回去。但阿強認為摔了一下沒有傷口,如今行動自如,不必呆在醫院,執意要回家休息。阿強回家吃了晚飯便上床入睡。誰知第二天早晨不見起床,家人推其不醒,而是再度昏迷,送去醫院,經CT檢查為顱內血腫,不久出現腦疝而死亡。
阿強的遭遇就是疾病的 “欲擒故縱”。這里的“縱”,實際上是顱腦外傷后出現的“中間清醒期”。
所謂“中間清醒期”,是指頭部受到較重外傷時突然昏迷,但僅過數分鐘或數小時后就恢復清醒。然而,這時的清醒只是一種假象!在這短暫的清醒之后,隱藏著更大的危險,如一時大意,就會被病魔所“擒”。
為何“閃昏”變“再昏”
已經恢復清醒的阿強,為何再度昏迷,以致死亡?原來,頭部外傷后引起的腦內血腫,在意識改變過程中有一個“昏迷-清醒-昏迷”的過程,也有人將這個過程形象地概括為“閃昏”→“離昏”→“再昏”。人們很容易被這個過程中的“中間清醒期”所迷惑。若是阿強遵守醫囑留院觀察,出現再度昏迷就能得到及時處理,就不會導致死亡。
頭部受創后大腦受到較大的震動,腦功能發生短暫3uLoebQXhCVIAPldljDwkg==的障礙,此時患者可出現短暫的昏迷。如果沒有腦組織損傷,患者會很快清醒,即人們常說的“腦震蕩”。如果腦震蕩同時,頭骨與腦膜之間的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硬腦膜外血腫”,那么患者清醒后,由于血腫壓迫腦組織會再度出現昏迷?!爸虚g清醒期”的長短,取決于破裂血管的大小和出血速度的快慢,短則數分鐘,長則數小時。當出血增多時,隨著大腦受壓的程度加重,患者的昏迷程度越來越深,此時如果得不到及時、恰當的處理,就會危及生命。
頭部外傷,一定要觀察24小時
不少人在頭部受創后,如果沒有嚴重到頭破血流的程度,即使有短暫的昏迷,也常常認為是輕傷而不以為然。對于醫生要求留院觀察的要求,常認為是小題大做而拒絕,甚至認為是醫生為了謀取利益而強留患者住院。這種錯誤的認知往往導致嚴重的后果。
頭部外傷后,尤其是有傷后短暫昏迷的病史,無論有無頭皮裂傷,通常都應密切觀察24小時或更長的時間,以便及時發現硬腦膜外血腫形成跡象,及早診斷并通過手術止血和清除血腫,搶救患者的生命。切記,千萬不要被“中間清醒”所忽悠!
實習編輯/陳靚
編輯/張宇 zhangyu@jty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