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的冬日,手機上有朋友發來的短信:梅艷芳癌癥引發肺部感染,于凌晨二點五十分在香港養和醫院去世。
上課的時候,走在熙煕攘攘的校園里,我的心中空落落的。
開始并不喜歡她,她是天后是大姐大,抽煙打架鬧緋聞,是非常草根的一個人。可是后來在周刊上看到說她暗戀劉德華,在電視里看到她演的《胭脂扣》,覺得她又可愛起來。
在《胭脂扣》里,梅艷芳演青樓女子如花,如花善良美麗,如夢如幻,她和家世清白的少爺十二少曾有過傾城的愛。十二少的母親是座橫亙于他們之間的大山。十二少于是行跡漸疏,但他心里不是不痛的,后來他和如花山盟海誓,生死相許,如花死了,十二少卻在生死的一剎那后悔了。如花在奈何橋苦苦等待十二少,五十年了仍不見蹤影。她便又回到人間尋找,在人間見到十二少的那一刻,她終于明白自己等到最后的只是一個蒼白的夢。
我想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會感到現實的某種破碎,不只是因為十二少的懦弱和如花的卑微,《胭脂扣》其實還有著豐富的人性內涵。
如花又常常讓我想起傳奇香艷的秦淮八艷。她們的人生之始,家鄉父母皆湮沒于懵懂雜沓的記憶里,山高水長無從回望。被生活所逼的她們,或在深宮里懷我良人,或嫁作一個俗不可耐的商人婦,在風雨杳如年的等待里,她們只好將心思放在吟詩作詞、繪畫刺繡中。她們深一腳淺一腳地奔走在謀生又謀愛的路上,那些執迷不悔的堅持,那些山長水闊知何處的無助,并非時光能解決的,就連前衛百變的阿梅遭遇愛情,也會呈現某種古典性來。
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阿梅,窮盡一生去尋找一份踏實的愛情,也未能如愿。
她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獨自咽下支離破碎的苦。
為什么她的那些熱烈的愛,卻始終沒有成就出一段姻緣善果呢,游蕩在塵世中的各色女人,只需擺擺腰肢,或許就得到一份愛,至少會有一個承諾。
謀生艱難謀愛更為不易,成為她不能言說的暗傷。而那些平平淡淡的女子,卻生活得幸福美好。她們對主宰愛情主宰生活的能力同樣有信心。
她們似乎在啟示我們,世事往往越平凡越平安。女人的幸福其實和美貌沒多大關系。一個女人的智慧若不能隨著年齡增長,只會落個今日芙蓉花,明日斷根草的結局。
想必先知也早已告訴我們,愈是在繁華生活背后,我們便愈發空虛,但無奈卻舍不得放下這片虛榮,可心底也有樸實單純的渴望。
因為一切都會過去,所以我們渴求永恒。所以我們才會卑微地牽起愛人的手,并且相信這一份平庸,正是抵抗老去、死亡及消失的力量。
于是我再次陷入對真愛的追尋,那是我們在跨越人生冰河,穿越死亡幽谷時也不離不棄的愛。我想那就是造物主賦予人類那種求美好求光明的力量吧。
在此后的日子,走在人頭濟濟的商場,看著那些漂亮的衣服,沒有欲望;坐在慢悠悠的公交車上,看著滿街蜂擁的私家車,沒有欲望;路過夜幕下喧鬧的歌舞廳,沒有欲望;從前買衣服,唱卡拉OK,旅游,那對我可都是充滿欲望的。
難道,僅僅畢業五年,我人生的欲望都離我遠去?在這個喧囂的城市,我看到了什么,體味到了什么?竟可以消弭我的欲望。
無論如何,欲望遠去,安于平淡,該是一個人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