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世紀以來,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風起云涌,互聯網、新興移動媒體迅速進入尋常百姓家,受眾獲取信息的方式愈來愈便捷,市級黨報,其影響力和吸引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在此情況下,市級黨報只有揚長避短、與時俱進,在辦報內容、風格、特色和方式等方面有所作為,不斷強化公信力、突出貼近性,才能增強吸引力、提高影響力,在競爭愈發激烈的新媒體時代獲得一席之地。
【關鍵詞】市級黨報 公信力 貼近性 吸引力
新世紀以來,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風起云涌,互聯網、新興移動媒體迅速進入尋常百姓家,受眾獲取信息的方式愈來愈便捷,以紙媒為代表的傳統媒體在受眾范圍數量、信息發布時效性和輿論引導效果上的優勢地位受到越來越大的挑戰和沖擊。在此情況下,筆者以為,市級黨報只有揚長避短、與時俱進,在辦報內容、風格、特色和方式等方面有所作為,不斷強化公信力、突出貼近性,才能增強吸引力、提高影響力,在愈發競爭激烈的新媒體時代獲得一席之地。
一、現實處境和比較優勢
作為我國報業系統中最基層的市級黨報,當前不僅受到報紙產業整體衰退的嚴重影響和新興媒體的直接競爭,還面臨省級以上紙媒緊逼、各級電視臺拉走受眾、財政投入不足、經濟基礎薄弱、辦報人才流失缺乏、機制體制不活等困難和問題,其在當地的傳統話語權優勢逐步被弱化分散,生存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發展前景不容樂觀。市級黨報的生存發展環境雖然不盡如人意,但還有以下幾方面的比較優勢:
1、作為黨的宣傳工具,市級黨報信息來源的真實性、受眾的信任度及在當地無可爭議的權威性等使其具有傳統的核心競爭力;數十年的歷史積淀,深入人心的地方黨報品牌,使其擁有相當高的公信力、吸引力和影響力。
2、以其當地原創新聞的地域性、消息快速傳播的時效性和指導工作的便捷性、權威性,成為市委、市政府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抓手,是當地的主流媒體。
3、其擁有的黨政領導、機關公務員、企事業單位管理者等受眾,在當地掌握著比較多的社會資源,具有比較高效的決策權和話語權,擁有一定的社會聲望和影響力,長期以來對市級黨報的生存發展及其品牌的形成、公信力的提高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4、與中央、省級黨報相比,市級黨報擁有特定的區域受眾優勢和地方人文環境,與當地群眾具有天然的接近性,比較容易實現“三貼近”,可以隨時隨地地了解受眾關注什么、需要什么,能準確把握受眾脈搏,使辦報更加有的放矢,使報紙內容能更好地實現社區化、分眾化、專業化、大眾化、通俗化,更容易得到受眾的青睞和市場的認可。
二、增強吸引力和影響力的途徑
1、強化公信力
公信力是媒體在長期的發展中日積月累而形成的,體現了一個媒體存在的權威性、在社會中的信譽度以及在公眾中的影響力等特征。市級黨報的公信力和權威性主要來源于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崇高威望,來源于市級黨報在上情下達中體現黨的意志、在下情上達中反映人民群眾的心聲。在現實生活中,一般受眾會認為,市級黨報所報道的新聞、傳播的信息具有真實性、可信性和指導性。一份調查顯示,受眾對黨報信息的信任率高達55.79%,而晚報只有19.82%,網絡僅有7.8%。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新媒體的沖擊、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等,市級黨報愈來愈需要通過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實現思想性、指導性、可讀性的有機結合,增強可讀性和吸引力,進一步提高權威性和公信力。
市級黨報要想增強可讀性、權威性和吸引力,提高公信力、影響力,就必須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做好重大主題報道;就必須關注重要決策、重點工作,精于策劃,善于報道。在新聞宣傳報道中,要做好時政宣傳、深度報道、輿論監督等方面的文章,及時準確地傳達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及時準確地反映基層群眾呼聲和社情民意,切實體現權威性、深化指導性、注重服務性。
一是時政新聞要可親耐讀。時政新聞是市級黨報的重頭戲,是當地受眾青睞的“主食”,要可親耐讀。要把宣傳規律與新聞規律有機地結合起來,變領導視角為領導與受眾相結合的視角,跳出會議寫新聞,在政務活動中尋找“獨家”新聞,把群眾最關心的問題與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結合起來,把解決社會熱點、難點問題與市委、市政府的重點工作結合起來,著力發現最具典型意義、最有說服力的新聞事實,通過新鮮的新聞方式實現預定的宣傳效果,最大限度地滿足受眾的信息需要和情感需求,增強時政新聞的可親性、耐讀性,贏得受眾的歡迎。
二是深度報道要全面公正。所謂深度報道是指報道重大題材、反映重大主題、代表時代最強音、體現時代主旋律的新聞,是體現市級黨報權威性的重要載體。深度報道要全面、客觀、公正,能全方位、立體化地展現新聞的價值和意義,強化新聞性、時效性和關注度,做好報道廣度、深度的有機結合,形成新聞宣傳的規模效應和強勢。在選題上,必須緊密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戰略部署、重大活動和重大事件等,必須緊密圍繞時事、尤其是那些會深刻影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新聞事件,根據受眾在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關注度進行重點報道。
2010年《滁州日報》圍繞招商引資、示范園區建設等涉及全局的宣傳報道內容,進行統一策劃、統一報道,加大了深度報道的力度。通過設立“大滁城建設進行時”等欄目、配發評論員文章等形式,對市委、市政府召開的重要會議、開展的重要活動、出臺的重大舉措、遇到的重大事件、面臨的重大任務等,采取典型性與成就性、特色性、分析性、常規性報道相結合的方法,層層推進,步步深入,形成輿論宣傳上的強勢,使報道既有輿論聲勢,又有思想深度;既全面客觀,又生動活潑,增強了報紙的可讀性、吸引力和影響力,深受廣大受眾的好評,提高了社會公信力。
三是突發事件要應對得當。遇到突發事件,市級黨報要及時征得上級同意,安排組織記者第一時間趕赴第一現場采訪,第一時間發回準確報道,確保報道全面、客觀、公正,掌握輿論的主導權,正確引導社會輿論。
2009年6月21日凌晨3時17分,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大廟鎮晶鑫礦業公司因企業業主非法在辦公樓內儲存5至7噸炸藥引起爆炸,造成死亡16人、重傷3人、輕傷40人的特大安全事故。事故發生后,滁州日報社在第一時間派出多名記者深入事發現場進行實地采訪。記者經過縝密細致的采訪,在第一時間發回報道;滁州日報社立即采用視頻和音頻新聞的形式在《滁州在線》報道事故情況和救治工作,次日《滁州日報》在頭版頭條全面、客觀地報道了事故情況和救援工作,其后跟蹤報道救治傷員和善后工作,讓群眾及時、全面地了解了事故的情況,正確地引導了輿論,增強了報紙的可讀性和公信力。
四是輿論監督要準確適度。輿論監督要抓全局性、普遍性的問題,要把握尺度、講究策略,確保準確、適時、適度、高效。在信息來源渠道多元化的情況下,通過正確的輿論引導和輿論監督,對社會熱點、難點、焦點問題進行釋疑解惑,能提升市級黨報的引導力、權威性、公信力、影響力。
2、突出貼近性
市級黨報只有站在時代的前列,通過創辦網站、報網聯動、強化解讀等方式,及時向受眾傳遞真正體現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優秀文化前進方向的新事物、新思想、新理念,突出貼近性,才能繼續贏得受眾的認可。
一是報網聯動,擴大影響力。網站、博客、手機報、手機電視等新興媒體,因其時效性強、互動性好、圖文并茂等優勢,使受眾獲知新聞的選擇權越來越大、發布信息的愿望越來越強烈,尤其受年輕受眾歡迎;而市級黨報擁有豐富的當地原創新聞資源及原創新聞的采訪權、發布權,有成熟的新聞采編出版系統,有一支采訪和編輯經驗豐富的職業化新聞人隊伍,在新聞內容的采集、加工、分析和制作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具有相對固定的受眾群。在激烈的媒體競爭中,新興媒體需要傳統媒體的內容支撐,傳統媒體需要新興媒體作為平臺和載體。因此,市級黨報必須創辦自己的網站,借助網絡,加速報紙傳播時效、擴大傳播范圍、提升傳播效果,提高表現力、吸引力和影響力,增強貼近性。
《滁州日報》近年來強化與自己的網站《滁州在線》的聯動。網站運用報紙的優勢開設視頻和音頻新聞,即時更新新聞內容,盡可能地挖掘報紙新聞內容,同時把當地乃至全國重要媒體的內容展現給受眾;報紙開辟“網眼”專欄,登載網民的所見、所聞、所思,豐富了報紙的內容,增加了報紙的貼近性。
2010年8月就社會上對安徽省滁州中學搬至滁城城南新區產生的疑慮,滁州日報社首先通過《滁州在線》在網絡上了解人們產生疑慮的原因,然后分成學校周邊環境、校舍質量安全、學生食宿條件和交通安全狀況等方面,采用消息、通訊、訪談等形式,以報網聯動的方式,同時在《滁州日報》和《滁州在線》進行多層次、全方位的報道,消除了學生家長的疑慮,引導了社會輿論,得到了領導的充分肯定和各界群眾的一致好評。
二是強化解讀,增加吸引力。市級黨報擁有市委、人大、政府、政協及各黨政群等部門的豐富新聞資源,可利用能對當地政策進行權威解讀的有利條件,采取綜合、分析、解釋、預測、圖解等方法,從歷史淵源、因果關系、影響作用諸多方面,剖析新聞事實的內涵,展示新聞事實的宏觀背景和發展趨勢,對一個時期內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進行適時適當的解讀,從而增強可讀性、權威性和公信力。《滁州日報》今年設立“特別關注”“聚焦民生”專版,根據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和不同時期的工作重點,采取受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適時適度地對新政策、新法規、新項目、新成就、新技術等進行全方位報道和深度解讀,贏得了全社會的尊重。
(作者單位:滁州日報新聞部)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