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技術革新,信息大爆炸時代的到來,以微博為代表的自媒體技術的出現,給傳統報紙媒體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危機與挑戰,如何在新時期不被讀者遺忘,關鍵在于穩固并擴大受眾群體。穩固之關鍵在于提高報紙的質量。而報紙質量的高低取決于編輯人員主體意識與受眾意識二者之間關系的協調。只有找到二者之間的平衡點才能發揮報紙優于其他媒介的優勢,在未來的媒介之戰中贏得一席之地。本文采用文獻分析法探究編輯主體意識與受眾意識二者的辯證關系,并探討強化編輯主體意識與受眾意識的渠道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文摘類報紙 主體意識 受眾意識
每一次的技術革新,都帶來人與人之間傳播模式的變革。以微博為代表的自媒體的出現,無論從信息的豐富性上還是信息傳播的速度上都是傳統媒體無法與之匹敵的。這對傳統媒體的沖擊是不言而喻的。報紙消亡論再次成為業界爭論的話題。如何在新時期不被受眾遺忘是傳統媒體擺脫困境的當務之急。傳統媒體呼吁轉型,各大報社也在積極嘗試。滿足讀者需求成為轉型的突破口。然而一味的滿足讀者,造成了報紙品質的日益低下,“星腥性”新聞的泛濫遭到了讀者群體的唾棄。編輯人員在重視受眾意識的同時也應該強化自身主體意識,以期達到二者之間的平衡。只有實現二者之間的平衡才能編輯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新聞作品,文摘類報紙也不例外。
編輯的主體意識是指作為意識形態的新聞是從實踐中產生的,但是新聞原稿一旦進入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