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的深入,廣播與電視媒體紛紛合二為一,實現強強聯合、資源共享,共同完成各種類型節目的制作工作,因此越來越多的電視主持人與廣播主持人在受眾眼前交替出現。本文主要從資源共享的角度,分析電視主持人與廣播主持人的異同。
【關鍵詞】主持人 媒體 資源共享
一、媒體競爭力的強化
一直以來,新聞媒體之間更多存在的是競爭,很少會出現合作的情況,因為媒體之間無論從品牌意識還是廣告效應,都十分重視對市場的占有。比如在廣播電視領域,電臺與電臺之間、電視臺與電視臺之間對收聽率、收視率的競爭大都圍繞著新聞的速度和深度、節目的新穎和奇特而展開,少有因為跨媒體的合作而贏取收視(聽)率或是發行量的情況。尤其是為了適應千變萬化的市場競爭,媒體之間無論是在爆料內容、品牌,還是人力方面,都選擇資源的嚴密保護和獨自占有,他們認為一旦資源得到了共享,必然會有一方遭受損失,而且為了避免受到損失的一方是自己的情況,媒體之間就老死不相往來。可是,如果對媒體有一定研究的管理者應該能夠發現,異質的兩種媒體無論是在傳播工具、還是在接受群體方面都是不同的,這樣的不同風格的兩種媒體是能夠共存,也能夠從對方的媒體渠道或是工作方式得到好處,而且這樣的合作能夠提升各自的業績,從而實現雙贏的局面。
二、節目品牌共享
廣播新聞頻率和電視新聞頻道在同一時間,通過各自不同的傳播途徑,發布新聞信息,使聽眾和觀眾能夠在第一時間獲得資訊的傳遞,兩大傳統傳播媒體的互相合作,給受眾帶來新的視覺和聽覺上的沖擊。同時,在播放過程中重復多次出現,也可以在受眾的印象中樹立新形象。針對品牌資源,還可以采取在廣播頻率和電視頻道插播同一檔廣告,讓兩種媒體拉近距離,當受眾已經意識到這個變化的時候,就會自然而然的將兩種媒體聯系到一起,以后每當想要了解資訊時,無論是觀看或是收聽的條件不能共存時,就會首先想到已經聯合的廣播電視媒體。
熱線電話是電子媒體發掘新鮮新聞的重要途徑,廣播與電視使用相同的熱線電話,就可以收集更多的新聞線索,有了新聞線索就給更多的新聞熱點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就能夠提升廣播電視的收聽率和收視率,給媒體帶來新的機遇和生機。當熱線電話過多,新聞數量較多的時候,廣播主持人和電視主持人可以通過協調,將新聞內容進行分類,各自負責一定數量和范圍的新聞內容,合理安排熱點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先后順序。
三、資訊內容共享
新聞資訊的傳播,關鍵在于新聞第一時間、第一現場,因此在播報新聞時,由于廣播和電視的整合,就可以在電
視播報早間新聞的時候,布置廣播新聞的工作人員繼續跟進新聞現場,如果新聞現場發生新聞動態就可以及時地連線新聞頻道、頻率,將最新動態及時播報給受眾,這樣就不會讓新聞過時,也不會延誤新聞的新鮮感,更能實現第一時間得到第一手新聞。針對重要新聞,可以采取在電臺和電視上共同播放,實現新聞的合理利用。在新聞共享中,電視主持人依然給觀眾播報新聞,只是廣播主持人將平時在外跑新聞的時間,留給正在被直播的焦點新聞上,盡力采訪那些最熱新聞,為觀眾連線最新情況。
廣播電臺和電視臺同步直播一檔節目,不僅能夠提高品牌效應,而且能夠拉近廣播和電視的距離,使電視和廣播的收視率和收聽率真正實現雙贏的局面。
四、風格優勢共享
傳統上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和廣播節目主持人的選用,有其不同的標準,電視主持人更多的是講求外在的形象,而廣播主持人更多是講求語言的形象。從主持人的個性化而言,廣播比電視更具有優勢,因為外在形象與語言形象能夠達到完美統一的主持人畢竟沒有只要求其中之一具有優勢者的數量多。另一方面,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審美標準已經超越了傳統年代那種比較單一的衡量尺度,凸顯的個性更容易為受眾所接受、所喜愛。
可以說,廣播電視的強強聯合,給了電視節目主持人和廣播節目主持人相互補充學習的機會,電視節目主持人可以從主持廣播節目中學習、掌握更加自如、豐富的語言表達技巧,而廣播節目主持人可以在主持電視節目中學習鏡頭感的培養和掌控。
五、受眾群體共享
現在的媒體沒有一家能夠遍布全城市、全地域的,這其中不僅有時間限制,還有位置的限制,有的節目只在晚間播放,有的節目卻指定在黃金時段播出,很多這樣的節目會嚴重影響到受眾群體。有的聽眾或是觀眾因不能滿足自己喜歡節目的時間檔期,被迫不再觀看或是收聽,而當廣播和電視相結合之后,打破了空間和時間的局限,將觀眾喜歡的節目進行合理化的編排,讓受眾群體可以通過兩種媒體的聯合,滿足現如今的收視收聽偏好。在接收地點上,電視是居家媒體,廣播融合居家和移動,正在向移動媒體方向突進。由于時段關系、地點關系、接收偏好等因素的影響,廣播和電視的受眾有重疊也有差異,新聞廣播頻率和新聞電視頻道的合作則讓各自受眾互相轉化為對方的受眾,從而能夠擴大各自的社會影響力。
六、推廣資源共享
兩種媒體在進行推廣活動時,各有各的風格和創辦角度,電視臺與廣播電臺聯合之后的推廣活動打破了兩種不同媒體的界限。一方面,電視主持人和廣播主持人的同臺出現,拉近了觀眾與聽眾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廣播主持人和電視觀眾的距離,拉近了電視主持人和廣播聽眾的距離。另一方面,活動策劃過程中,廣播電視雙方的制作隊伍群策群力,智慧碰撞,互相補充,強化聲勢,對增強可視性和可聽性都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①王德健,《廣播電視主持人的外出主持》,《新聞窗》,2009(6)
②王群、馬力,《關于我國廣播電視主持人研究的新思考》,《聲屏世界》,2006(6)
③周甄陶,《廣播電視主持人應具備的基本職業素質》,《消費導刊》,2008(6)
(作者單位:廣州廣播電視臺)
責編:葉水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