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聞宣傳工作者要寫出群眾喜聞樂見的好作品,不僅要搞清楚“三貼近”的概念、意義、做法,更重要的是在實踐中始終堅持“三貼近”原則,在“三貼近”上下功夫,不斷提高自身政治素養和業務技能。
【關鍵詞】新聞宣傳 三貼近
一、“三貼近”的含義
“三貼近”是指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
一是貼近實際。貼近實際就是根據我國國情立足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一方面,要求我們新聞工作者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適應現階段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實際狀況和要求,真實反映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從而更好地為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服務。另一方面,貼近實際就是要求我們新聞工作者在平時的工作中樹立實踐的觀點,一切從實際出發,不能將脫離實際的說教強加于讀者,既要貼近中心、貼近大局,又不能遠離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主戰場,言行要與黨中央保持一致,說實話,鼓實勁,求實效,不搞形式主義。
二是貼近生活。貼近生活就是要求我們新聞工作者深入到火熱的現實生活中,即深入到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生活和普通百姓中,客觀反映現實,把握主流,解決矛盾,更好地融入生活、服務生活、引導生活,激勵人民群眾齊心協力,奮發圖強,創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為營造和諧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是貼近群眾。貼近群眾就是指新聞工作者要扎根于群眾之中,了解群眾疾苦,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講真話,用通俗易懂、積極健康的新聞作品為群眾服務,更好地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貼近群眾,不僅要樹立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觀點,還要吸引群眾的廣泛參與,重視群眾的主體地位,以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方面、多樣化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
作為編輯記者在平時的工作中要始終堅持“三貼近”原則,深入一線、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心里時刻想著群眾,把群眾的困難、心聲通過新聞媒體及時反映給政府及有關部門,并加以妥善解決,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通過“三貼近”為群眾服務的目的,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
例如2010年7月中上旬,省城合肥接連發生了幾起環衛工人被打事件,新聞記者及時深入環衛一線貼近環衛職工進行采訪,使環衛工被打事件很快公之于眾。7月12日,《安徽工人日報》一版頭條刊發了題為《環衛工人得到的應是尊重而非歧視》的稿件,并配發了編后;13日又在一版刊發了《合肥市總表示加大力度做好職工維權》的文章,短短幾天本報與省城多家媒體對事件進行了跟蹤報道,并刊發了評論、述評、短評、編者按等,在社會上引起強烈的共鳴,紛紛譴責打人者的丑惡行為。此事受到合肥市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切實維護了一線環衛工人的合法權益。同時,為弘揚正氣,褒獎辛勞無私的環衛職工,《合肥晚報》與合肥市城管局聯合主辦“合肥市首屆十大環衛之星”評選活動。
二、堅持新聞宣傳工作“三貼近”的現實意義
在當前的新聞宣傳工作中,新聞工作者除了堅持“三貼近”外,作為《安徽工人日報》的編輯記者,我們還要堅持面向“三工”——面向職工、面向工廠、面向工會,讓媒體發揮更好的作用。
第一,堅持“三貼近”就是要使我們的新聞宣傳工作緊密聯系當前中心工作實際,關注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新聞宣傳工作更好地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第二,堅持“三貼近”就是要體現在報紙的版面上,要不惜版面,讓群眾當主角,從而實現新聞報道過程中內容向群眾傾斜,讓更多的群眾在媒體上看到自己,增強黨對群眾的親和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為做好當前的中心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三,新聞媒體是黨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我們新聞工作者應該自覺地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下去,把群眾的所想、所急、所求通過媒體反映上來,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開展新聞宣傳工作,讓我們的編輯記者在深入實際、深入生活、深入群眾的基礎上,去挖掘群眾中的平凡人物和熱點新聞。
三、當前新聞宣傳工作中存在的文風問題
近年來,新聞媒體在落實“三貼近”原則、改進文風上有了很大進步,但媒體在宣傳報道中還存在著一些文風問題,筆者認為有如下幾方面:
一是文章貪大求長。有些記者寫文章動輒幾千字上萬字,空話套話一大堆,文章中的好觀點、好論述、好事實都被隱藏了,不易被廣大讀者發現和閱讀,有的長文章就更談不上指導性、新聞性、可讀性了,達不到“短、平、快”的宣傳效果。
二是空洞乏味,自話自說。有的記者寫文章僅僅從概念到概念、從道理到道理,只見物不見人、只有整體沒有局部、只有道理沒有事實,即“寫誰誰看,誰寫誰看,編輯校對不得不看”的現象依然存在。
三是依賴癥。有些記者不下基層到現場,形成了在餐桌上聽介紹、跑機關要材料和上網找熱點、修改會議稿的不良現象。
四是不求創新。有的報紙版面是多年如一日的老面孔,報道模式、策劃老一套,辦報質量下降,不能吸引讀者。
五是轉載炒作。現在有的報紙為了在讀者中擴大影響,經常轉載炒作一些花邊新聞和容易造成社會負面影響的新聞。
四、如何做到“三貼近”
針對存在的文風問題,筆者認為要從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經常組織學習。新聞媒體要根據自身的特點、性質,經常組織編采人員認真學習領會“三貼近”的含義和精神實質,學習鄧拓、穆青等老一輩新聞工作者的敬業精神,在日常編采工作中自覺踐行,鞭策編采人員勤于思考、深入實際、勇于創新,多出新品、精品,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服務,為完成黨的中心工作任務服務。
二是開展專項活動。《安徽工人日報》是一張以面向“三工”(職工、工廠、工會)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