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溪鐵觀音歷史悠久、蜚聲海內外,并在近些年建設了自己的區域品牌,與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等名茶瓜分著中國茶葉市場。在生機勃勃的繁榮背后,安溪鐵觀音也逐漸顯露出自身的不足,除了濫用地理標志、冒名頂替等不良現象外,在渠道建設方面同樣也出現了產銷分離、熟客營銷、終端失控這幾大問題,導致其無法在市場確立王者地位。而受到天福茗茶的產供銷一體的經營理念啟發,安溪鐵觀音正試圖透過細分消費市場,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茶文化”。
【關鍵詞】安溪鐵觀音 區域品牌 渠道問題 天福茗茶
福建安溪是中國優質烏龍茶名貴品種鐵觀音的主產區,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產茶史。全縣現有茶園面積45萬畝,年產茶4.5萬噸,2006年農民人均純收入5700元中茶葉收入占53%。據安溪縣茶葉管理委員會統計,目前至少有10萬安溪人在全國各地開設茶店、茶莊、茶藝館3萬家以上,安溪人在東南亞地區開設的茶店也已逾300家,法國、意大利、俄羅斯等國也都有安溪人開設的茶店。
2004年7月,安溪鐵觀音被國家質檢總局認定為“原產地域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