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的使用對糧食增產有重要作用,但是近年來肥料使用量的增長速度遠超糧食的增產速度。最近20年,我國肥料利用率氮肥為20%~60%、磷肥為10%~25%、鉀肥為35%~70%,總體呈下降趨勢,平均利用率遠低于歐美國家,氮肥利用率僅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0%。最新試驗成果表明,含硫肥料可以促進作物增產,改良土壤,增強作物的抗病能力,提高產品品質,而且還能提高其他肥料利用率,減少肥料流失,降低環境污染,含硫緩控釋肥料是未來肥料的發展方向。專家指出,硫肥有可能成為未來肥料的主流品種之一,市場前景廣闊。
含氨基氮肥的揮發是氮肥肥力損失的主要途徑之一,在尿素中加入硫,不僅可以減少氮肥的揮發,減輕大氣污染,而且能提高作物固氮的能力,平均提高氮肥利用率19.6%。在中性和堿性土壤中,硫能提高微量元素的利用率,磷肥利用率也提高了17.4%。目前硫黃通常被當做殺蟲劑使用,實際上很多含硫的化合物不僅本身具有殺菌作用,而且可以增加作物的抗病性,加入硫肥后小麥和水稻的抗病性均有提高。由于硫黃成本很低,作物增產帶來的經濟效益很高,平均投入1元硫肥的收益為16元,遠大于目前氮磷鉀肥的經濟效益。
專家指出,硫黃是一種優良的緩釋材料,其本身就是植物必需的元素,而其可以通過控制硫黃的厚度決定包衣中養分的濃度和釋放時間;硫的氧化降解速度與土壤溫度及水分有關,植物生長速度加快時,硫的釋放速度也增強,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長。而未來肥料的發展趨勢,不僅要控制肥料中的元素比例,還要控制肥料里緩控釋肥的比例,在不同的植物生長階段考慮到不同的養分的釋放量和比例。這種肥料能夠盡可能多地提供植物需要的養分。
據估計,中國土地缺硫面積達4000萬公頃,年均硫的需求量高達120萬噸,按合理施用硫肥作物增產10%計算,能增產糧食2400萬噸,減少氮肥損失120萬噸。 (北京 劉代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