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引種運輸過程中,引種戶一定要認真、勤勞、耐心
1.應時刻觀察山雞苗的精神狀態,以活躍、精神好為標準。如發現扎堆,說明溫度低,應在包裝箱外蓋一些報紙、衣服或塑料薄膜以防寒保暖,但要注意透氣,以防窒息,籠具必須堆放成“品”字形以利通風;如發現山雞苗張口呼吸,說明太熱,應放置在通風陰涼的地方。這些工作直接影響山雞苗的成活率,應努力做好。
2.山雞苗在運輸過程中最好每隔5小時供應一次葡萄糖水,如坐汽車,可在每次吃飯時進行;如坐火車,可辦理托運并押運,在行李車箱內可隨時進行供水和觀察雞苗情況。如無法供水,也可每隔2~3小時喂一些水分較多的青菜、豆芽、瓜果等。
3.山雞苗運達后,應立即放入事先準備好的保溫箱(室)休息片刻,嚴格按照要求的溫度看雞施溫保溫,再用相關藥物按要求加入水和飼料中進行喂養。燈泡應放在靠近飲水和飼料的地方,以誘導雞苗進食,同時要保持飲水器四周干燥。這時一定要有專人看管值班。
二、山雞苗到場后的后續工作
1.舍內必須設置保溫棚,設1~2個200瓦紅外線保溫燈能實現有效保溫。
2.為達到舍內有效保溫,養殖舍必須屋頂有吊頂,設有隔熱保溫材料;地面必須有5~10厘米厚的經過太陽暴曬的干燥墊料;養殖環境必須干燥,不能潮濕,否則必須做防潮處理。
3.舍內通風標準以空氣不臭、能正常呼吸為準。
4.山雞苗的進食有竅門:先休息1小時以緩解胃腸動力,然后飲水(20℃左右的飲水中拌入應激藥物),飲水半小時后再投料。先供給青料:供給15克切碎的青料,在青料上灑一點醋以幫助消化和調味。之后供給精料:先每餐20克左右,以后每餐增加一點,逐漸達到標準量30~40克。
5.應激發病動物的處理:有可能碰到山雞苗因為長途運輸而發生應激,造成山雞苗體弱多病或出現少吃或不吃不喝、呆立閉眼等癥狀,這時就應當立即采取如下有關措施:
(1)采取確切的保溫措施。
(2)對山雞苗灌服適量電解多維+口服補液鹽+飼料,一天4~5次,短期內使其體質康復。
6.防疫:山雞苗到場7~10天情況穩定后要進行免疫,每隔10天接種一種疫苗。疫苗的接種程序是:①雞新城疫Ⅰ系疫苗;②禽流感疫苗;③禽霍亂疫苗。其他日常管理按常規山雞養殖技術進行管理。
溫馨提醒:以上幾項工作直接關系到山雞苗及其他珍禽種苗成活率和種蛋出殼率的高低,因此養殖戶一定要認真學習和掌握技術要領,多觀察和摸索,做好每一個環節,切不可疏忽大意。初次養殖或孵化出現一些問題或失誤也是正常的,但一定要認真查找原因,翻閱資料,總結經驗教訓,及時解決問題,這樣您的技術水平才能不斷提高。切不可一受挫折就怨天尤人、悲觀失望、失去信心,世界上還沒有不經過任何挫折就一步成功的事業。任何事業的成功,都是在失敗和挫折的基礎上一次次地分析和總結后取得的。 (福建 藍招衍 闕定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