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數字出版舞臺上,從來不缺少主角。如果說2010年是“電子書元年”,那么當時的主角便是各大品牌以硬件為依托的電紙產品。然而,改朝換代來得那么快——當硬件的光芒逐漸淡去,平臺閃耀登場了。2011年的數字出版幾乎是“平臺”的天下,有關管理部門、終端商、運營商、出版商不約而同地言必稱“平臺”。 伴隨著日益高漲的平臺搭建熱情,對內容的爭奪戰已提前上演,頗有硝煙迷漫、劍拔弩張之味。
首先,此語境下,傳統出版機構該如何應對?兩代“平臺”商又該如何揚長避短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一時還難有定論。因此,對平臺競爭環境下的傳統出版機構的應對模式以及對當下內容平臺的發展現狀、發展趨勢進行客觀分析是必做功課,這也是本專題探討的問題之一。再者,我們姑且把“平臺”作為本體,正面思考大平臺背景下的數字出版。從這幾年數字出版的軌跡來看,實踐中的大平臺模式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平臺競合更沒有取得業界公認的商業突破,這難免會引起業內人士的質疑與反思,此為專題關注點之其二。其三,在平臺建設的進程中,版權問題愈發凸顯。政府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是否該適時出臺過渡性政策或管理條例來應對網絡環境下出現的著作權問題,為本專題思考的第三個要義。
反思確實必要且有意義。當然,對數字出版的探討本就是仁者見仁之事,為此我們邀請各位專家、學者、同仁在“廣角”這個平臺上梳理當前數字內容平臺建設中的焦點問題,對其發展現狀進行正面研習,找尋癥狀,并嘗試提供解決思路,為構建更適合中國國情的數字出版發展法則作冷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