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前言
隨著出版全球化進程的明顯加快,我國出版業“走出去”戰略實施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中國出版社與世界各個國家及地區的出版社、出版機構開展國際業務合作,建立了穩定、良好的合作關系。在世界出版的舞臺上,來自中國的聲音已經日漸響亮,初步顯示了我們的軟實力;而在中國出版市場上,國外出版社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對中國來說,國外特別是西方的出版市場是完全放開、充分競爭的成熟市場。中國企業要進入這個市場,幾乎沒有門檻。對外國而言,中國是一個日趨成熟、逐漸開放的市場,和西方還沒有完全接軌。這個市場的門檻正在逐漸降低。
因此,近幾年來,雙向流動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我國的出版社頻頻參加國際書展,做版權輸出,在當地設立海外分社,力圖“走出去”“走進去”“留下來”。國外出版社也在爭取在中國市場的“落地權”,也就是出版者資格。從最初的版權代理,到設立辦事處、從事圖書銷售和版權貿易,到利用圖書版權進行出版合作,再到與國內出版社合作成立分公司。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文化已經是不再“例外”,也不需要“例外”。我們用充滿潛力的國內市場去換取國際出版的成熟經驗、區域市場的份額;國外出版社用大量、優秀的版權來換取在中國新興出版市場的占有率,共同營造的是國際出版的新秩序,它的最大亮點就是來自中國出版社的聲音以及外國出版社的新體驗。
在出版界,實現國際合作的形式多樣,可以合作出版圖書等出版物,也可以進行資本合作,即合作辦社。目前,無論哪種形式的合作,在我國都取了不小的進展。
二、項目合作:
形式多樣,亮點頻現
我國“走出去”戰略的實施,最傳統、最普遍的實現形式是實現版權輸出。截至2010年,我國版權引進和輸出的品種、數量、結構和范圍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版權輸出引進比從“十五”末的1∶7.2縮小至2009年的1∶3.3 。然而版權輸出風險較大,回報效益卻少,相比之下,通過國際合作出版實現圖書輸出則是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優先發展方向和長期努力方向。
1. 合作方式
國際合作出版,是指不同國家的出版機構共同在世界范圍內開展出版物編輯、排版、印制、發行等活動,在這全過程中合作完成其中某一環節或某幾個環節 。
國際合作出版有以下四種方式 。
一是選題合作。出版社只需一個好的策劃或創意,即可前去同外國出版社進行洽談。如果外方對此感興趣,愿意繼續合作,則可以再商量以后具體事項;如果外方不接受選題,國內出版社或放棄此選題另尋新的項目或尋找新的合作伙伴。選題合作并不是實踐層面上的合作,而只是一種選題思路的輸出。
二是版本合作,即兩個或多個國家的出版公司同時出版同一部書,由一家公司負責設計和印刷,除語言文字不同外各個文種的版本在內容、設計、紙張、印刷質量上都完全一致,制作完成后分別發送至參與合作的各個出版商發行。
三是圖書系列合作,即多國出版商共同參與一個系列的圖書出版工作,各自向該系列提供一部或多部圖書,各參與方既可同時
出版該系列本國文種的圖書,也可以僅僅提供書稿而不在本國出版。重慶出版集團的“重述神話”項目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由英國坎農格特出版公司發起,包括英、美、中、法、德、日、韓等38個國家和地區的知名出版社參與,利用各國38個經典神話故事重新創作出版,形成一套極具各國文化特色的新的神話圖書系列。《碧奴——關于孟姜女的傳說》即為中國著名作家蘇童所書寫的“重述神話——中國篇”。《碧奴》一出版就把版權賣到了15個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高度評價說,這是“我國文化事業融入世界文化產業的一個良好開端”。
四是多方位參與合作。這種方式的出版合作包括一本或一系列圖書的多個階段都是在外方大力參與和配合的情況下完成的。比如,在2008年,譯林出版社、日本的童心出版社和韓國的四季出版社,邀請三國共12位畫家,以“回顧二戰、企望和平”為主題,共同創作“祈愿和平”繪本叢書。這套圖書共12冊(36本),中日韓三國出版社在最開始的選題內容策劃,圖書的具體編寫過程以及出版后全球營銷方案的部署等方面都展開了緊密而深入的合作。
在合作出版過程中,首先要本著平等互利,友好協商的精神進行溝通和合作。各國國情不同,法律制度不同,出版業發展水平不同,所以在跨國合作時一定要在尊重對方的平等前提下,互相探討雙方都能接受的條件。其次明確責任,講究信用。在西方國家,尤其是歐美發達國家,其信用體系比較發達和完善,我國出版社一定要提高自身的信用意識,因為這是合作的基礎也是未來合作的有力保障。
2.特點
目前,隨著我國出版業開展國際合作的范圍和領域的不斷擴大,其合作出版模式也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1)合作國家、地區更加廣泛。在上世紀80年代,我國主要與港臺地區進行合作出版,現在已發展到與美、英、法、德等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合作關系。
(2)合作媒體更加多元。從單一的圖書出版合作模式已經走向包括圖書、期刊、數字出版產品等在內的多種出版物形態的合作。
(3)出版流程過程中,合作方面越來越多,已進入高級合作階段。從出版物的版權貿易,發展到出版物出版之前的共同策劃,合作編輯,甚至全球發行戰略的共同探討等方面,國際合作出版的新形式不斷出現。
3.效果
在國內外出版社開展合作出版的過程中,涌現出許多優秀的出版社。在這方面首屈一指的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重慶出版集團、美國圣智學習出版集團、英國企鵝出版集團等。
(1)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外研社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最早同國際出版商進行合作的單位之一。截至2006年,國際合作項目已達3000余種,無論從品種上還是發行碼洋上,國際合作項目的比重都高達1/3。隨著出版國際合作形式的多樣化發展,該社國際合作模式也從原來的簡單引進版權,發展到現在的“實力聯姻”模式,通過合作雙方共同策劃選題,共同擁有版權,共同推廣銷售,甚至共同投資來達到雙贏。2006年法蘭克福書展上,外研社與湯姆森學習集團聯合發布了《漢語900句》,與麥格勞—希爾公司共同推出了針對華裔大學生的漢語教材《我和中國》。《漢語900句》以14個語種出版、在世界50個國家進行推廣、銷售,創造了中國出版業“走出去”的成功案例。《我和中國》則成為第一部由中美雙方合作出版以美國書號進入主流渠道的漢語教材。又如,外研社與麥克米倫公司合作,針對中國中小學英語普及的需要共同出版了《新標準英語》,至2008年,使用這套教材的中小學生已有1850萬人,銷售近2億冊。
(2)重慶出版集團
位于中國西南方的重慶出版集團面向市場大膽改革,從“對外出書”到“為外出書”,在全國“走出去”戰略的潮流引領風騷。 2006年8月,重慶出版集團與英國企鵝出版集團簽字確認合作出版“企鵝經典”系列。又如,為了迎接北京奧運會的舉辦,重慶出版集團在2006年與新西蘭貝塔曼公司合作,策劃了《發現中國》系列。為了制作成適應外國讀者閱讀習慣的圖書,從選題立意,到封面設計、文字翻譯、圖片選擇等各個流程,重慶出版集團都力求按照國外成熟的運作方式設計和操作,實現了高水平、高層次的國際出版合作。重慶出版集團還與荷蘭布里爾國際出版公司合作,聯合推出了一套由俞可平主編的《當代中國著名學者論叢》中英文版。
(3)美國圣智學習出版集團
在第61屆法蘭克福書展上,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復旦大學新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美國圣智學習出版集團共同組織了一場題為“中國的經濟改革與發展(1978~2009)”的大型論壇活動。在論壇上,由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和美國圣智學習出版集團合作出版的《中國改革30年研究叢書》英文版正式與讀者見面。《中國改革30年研究叢書》英文版已列入圣智集團的著名品牌“Gale”。Gale是世界領先的針對圖書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的著名學術品牌,以其準確和權威的參考資料出版物享譽全球。
(4)企鵝出版集團
另外,由于政策限制,雖然國外出版社不能在我國直接設立出版社,但是有一些出版集團早已在我國設立了辦事處。例如,在2005年,企鵝集團以預付10萬美元的高價購得了《狼圖騰》(姜戎)的英文版銷售權,并以此為契機進入了中國市場。至此,包括中國在內,企鵝集團在印度、南非等15個國家設立了辦事處。企鵝在華的主要業務包括銷售英文原版圖書、進行版權代理、合作出版、購買中國圖書版權開發出版資源、進行數字出版等,還與新聞出版總署合作舉辦中英文學翻譯培訓研討班,發掘翻譯人才。另外,企鵝還通過自己的官方網站、企鵝豆瓣等網絡渠道,培養了大批“鵝毛”。從成立至今的五年中,企鵝出版社購買了三十多種由中文寫就、或有關中國的現代和經典作品,在全球出版。接下來,企鵝出版社將出版全新的以中文寫就或以英文寫就但有關中國的小說和非小說。
三、合作辦社:
方興未艾,大勢所趨
中外出版在資本層面的合作是一種更緊密的國際合作模式 。早在1980年,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DG)就首先進入中國傳媒市場,與信息產業部合資創辦了《計算機世界》。1993年,由北京、臺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五地的商務印書館聯合投資的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成立。1994年,人民郵電出版社與丹麥Egmont集團公司共同投資組建了童趣出版有限公司。
在資本國際合作方面,中國出版集團進行了較多的思考和探索。目前,中國出版集團已經在巴黎、悉尼、溫哥華注冊成立了合資公司,下一步將在德國、日本和韓國等多個國家建立合資公司;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同培生集團(Pearson Group)在紐約建立合資出版公司的合作協議備忘錄已經簽署。9月1日,中國出版集團即將掛牌成立中國出版國際公司(CPG International),進入海外主流渠道 。中國出版國際公司將對已有的海外代表處、海外公司、海外書店進行資源整合,采取母子公司的組建方式。
除中國出版社主動“走出去”與外國出版集團合資辦社外,外國出版社也早已進入國內市場,力求與中國出版社合作。2010年,鳳凰阿歇特文化發展(北京)有限公司由掛牌成立,它是由鳳凰出版傳媒集團與阿歇特圖書出版集團共同創建的文化咨詢服務與圖書發行公司。阿歇特圖書出版集團是法國傳媒巨頭阿拉代爾旗下的子公司,作為歐洲第一大、世界第二大圖書出版集團,阿歇特擁有150個著名的出版品牌(imprint),年產圖書18 000余種,尤其以大眾出版(兒童、文學、生活類)和教育出版出類拔萃。早在2004年,阿歇特首先以版權合作的方式將雜志業務首先推進中國,目前在中國已出版了《世界時裝之苑》《佳人》《家居廊》《博》等雜志。而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是中國出版業乃至文化產業唯一資產和銷售收入超百億的文化企業,合資公司的成立是鳳凰集團實施對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