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出版是一個經驗和智慧交融的行業,做好出版,要靠足夠實踐和智慧來打磨,要舍得投入心智、時間、精力和資源。我們一旦選擇了出版這個行業坐標,并選擇了為著這樣的事業而奮斗,就必須了解和踐行做一個合格的出版人的十大必修課。
[關鍵詞]出版人 職業特點 必修課
仰視業內前輩,余生也晚,不敢妄言體悟。但余涉足出版亦有二十余載,深感出版是一個熱愛、智慧和經驗交融的行業。做好出版,要靠足夠的實踐和智慧來打磨,要舍得投入心智、時間、精力和資源。余以為,一個人從事出版,大體可以分為三種選擇:一種是把出版作為事業,作為畢生孜孜以求而始終不悔的事業,這是做出版的最高境界;一種是把出版作為職業,作為簞食瓢飲,賴以謀生的手段和飯碗;而最不可取的一種是把出版作為副業,沒有投入,沒有感悟,也就不會取得業績和進步。
一旦選擇了出版這個人生坐標,并選擇了為著這樣的事業而奮斗,就應該有足夠的苦其心志的思想準備,就好比古希臘神話傳說中的西西弗斯,在諸神懲罰他推動巨石這一原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的過程中,在孤獨的生命體驗中發現人生的意義——他看到了巨石在他的推動下散發出一種動感的美妙,他與巨石較量所爆發的力量像舞蹈一樣優美。征服頂峰的斗爭本身,足以充實人的心靈。西西弗斯終于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幸福。否則,選擇出版就好比傳說中受難的西西弗斯,對一個人的人生而言,再也沒有比這更為嚴厲的懲罰和折磨了。
西西弗斯巨石上的每一個顆粒,唯有對西西弗斯才形成一個世界。而對出版人而言,每一次創意,每一本書籍,也足以使我們內心強大。一個合格的出版人,在出版歷練中有著不同于其他行業的十大必修課。
一、一個合格的出版人,應該是一個內心充滿熱愛的生活家。
“熱愛是最好的老師”。一個出版人應該有著熱愛而敏感的心靈,對生活、對家庭、對朋友、對社會、對世間萬事萬物,也包括對每一本書籍、每一份雜志、每一種出版物,心存敬畏,心懷感恩。茅盾說:“生活就是我們的字典。”羅曼·羅蘭說:“生活,這是一切書籍中第一本重要的書。”一個外表陽光、內心充滿熱愛、敏銳而又善于行動的人,是做好出版乃至任何職業的重要前提。
二、一個合格的出版人,應該是一個博聞強識、勤于寫作的讀書人。
書卷氣是一種氣質,源于對書與生俱來的興趣。這種氣質就是一種“才下眉頭又上心頭”的“文化情結”。“腹有詩書氣自華”,很難想象,一個對閱讀了無興趣的人,在出版上能夠有什么樣的建樹。語言文字是一個民族的歷史,出版是一門與語言文字關聯緊密的學問。舒婷說過,“漢語對我們的征服,有時是五臟俱焚的痛,有時是透心徹骨的寒。”因此,做好出版,也應該對漢語——中華民族的母語有很深的了解,在拓寬閱讀面的同時,一個合格的出版人,還應該具備較強的母語寫作能力。
三、一個合格的出版人,應該是一個富有想象力的夢想者。
“夢想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我們出版的作品是否能夠惠及當代,傳之后世,我們為之奮斗的出版企業是否能夠基業長青,長盛不衰,很大程度取決于我們的夢想和心志。我們每個出版人都要有向社會提供優良精神食糧的夢想,都要有發展文化產業,繁榮文化事業的心志,這樣才能更多地迸發思想的火花,激發奮斗的活力。同時,我們每個人每個階段都要為自己樹立一個目標,我們都要做懷有夢想的人,如果僅拘泥于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思維,無論是出版企業還是員工個人都很難得到發展。
四、一個合格的出版人,應該是一個眼光敏銳的狩獵人。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大量的出版資源,如何鑒別有用或者無用,如何發現有社會效益和市場價值的資訊,這需要獵人般的眼光,要有敏銳的洞察力。所謂有眼力,其實就是有鑒別力、有策劃力,這是作為出版人的核心競爭力。有時把這種能力稱為作為出版人的“書感”,一種對出版物的良好感覺,通過這種書感,對精神產品進行甄別和遴選,扶正祛邪、擇優汰劣,從而對文化傳承產生積極的導引作用,對經濟發展產生有力的推動作用,創造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五、一個合格的出版人,應該是一個長于經營的經理人。
在當前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背景下,一個出版人,除了應該具備應有的文化情懷,還應該不斷鍛煉和提升策劃能力、營銷能力、整合能力等經營能力。要把出版物作為高層次的文化產品來用心經營,每一本書每一本雜志的細節都要體現出匠心,既充滿濃郁的文化氣息,又適合市場和讀者的需求。簡言之,出版人要用職業經理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管理層要著眼把出版企業當成發展文化產業、繁榮文化事業的要務來統籌,特別是資本市場背景下的出版傳媒股份公司,更要體現出版人的職業經理人屬性,在著眼于全局的同時,對具體出版項目甚至是每個出版品種精細耕作。
六、一個合格的出版人,應該是一個富有親和力的溝通家。
出版是一個系統工程,出版資源和市場資源至關重要,無論是與作者對話,還是與市場溝通,抑或是與同事合作,作為出版人的親和力和溝通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種向上的心態,一個熱情的表情,一份做不好事情決不罷休的執著,都體現在富有親和力的溝通中。贊美是一種風度。學會贊美,才能給作者一種信心一種力量,才能給市場一種態度一種支持。幽默是一種能力。學會幽默,我們的內心才會變得更加強大,才會有更好的溝通效果。作為出版人,在張揚個性的同時,還要特別提倡建設和提升一種善于共事的能力,也就是團隊的戰斗力。在做人中求得做事的氛圍,在做事的過程中,體現做人的品格。
七、一個合格的出版人,應該是一個不知疲倦、善于發現的旅行家。
行者無疆,我們走遍千山萬水、想盡千方百計、說盡千言萬語、歷盡千辛萬苦,在不斷行走中發現美的風景,一定會這邊風景獨好。優秀的出版資源往往是稀缺的和時不我待的,出版人僅僅固守穹廬、埋于案頭,就會與新鮮的出版資訊擦身而過,與優秀的出版資源失之交臂,最終坐井觀天。只有思維活躍于出版行業、內心沉浸于出版文化、眼光敏感于出版資源,才能廣交朋友,獲得更多出版資源的青睞。
八、一個合格的出版人,應該是一個善于整合資源的美食家。
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薰襲下,飲食文化經久不衰。古代就有“杯酒釋兵權”和“鴻門宴”的典故,現在也有國宴和各種酒會的做法,企業的很多合作有時也往往會在觥籌交錯間達成共識,可見飲食文化在傳統文化中作用之大地位之高。因此,作為一個出版人,要善于約請作者和客戶溝通,包括在張揚飲食文化中發現和整合出版資源,催生寶貴的出版成果。
九、一個合格的出版人,應該是一個運籌帷幄的行政總廚。
一本優秀的出版物,何嘗不是一道精美的大餐呢?書名的確定、文案的寫作、開本的設計、紙張的選擇、價格的確定、營銷的技巧等整個流程,就是烹制一道精美大餐的過程。而優秀的出版人,就是幕后運籌帷幄的名廚,精細匠心之下,才會有名品佳肴和傳世之作。
十、一個合格的出版人,應該是一個境界高尚的散淡之人。
編輯出版的職業屬性,一開始就決定了要有為人作嫁的品格。而文化產業,盡管也是商業范疇,但其經濟效益和規模型行業還是不能相提并論,而且還存有一定的經營風險。所以出版這樣一種“苦其心志”、對人的意志力有極高要求的職業,要求我們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潛心經營、虛心學習,向出版界的老前輩學習,學習他們天寬地闊、行云流水的風范,擁有一顆平常的心,做一個散淡的人。
總的來說,出版人的職業特點,天然決定了他不僅是一個文化人,需要有堅守書香、傳承文化的信念理想,而且也應該是一個職業經理人,需要有運籌資源、博弈市場的能力本領。唯此十大必修課,方成合格出版人。
(作者單位:中文天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