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大紅門,就是消防人。全中國乃至全世界消防站的一個標志性通用顏色,就是紅色的車庫大門。當警鈴響起,火紅的戰車呼嘯著沖向火海時,你總能看到一個個消防員義無反顧、視死如歸的堅毅面孔。張凡軍就是這個群體當中的一員。
黃島油庫火災爆炸發生時,張凡軍任青島市公安消防支隊一中隊的指導員。作為幸存者,他親眼目睹了4名戰友獻身的全過程,心理經受了巨大的煎熬。黃島大火的經歷在他的心中深深銘刻,這些過去形成的記憶堆積在他的心靈深處,一天一天的沉淀下來,就像火山最終都要噴發一樣,需要盡情地傾瀉。他無法傾訴心中無盡的思念,覺得自己有義務有責任將這場大火記錄下來,讓世人永遠銘記這些英雄。經過長時間的醞釀,從2000年開始,他在病床上含淚開始了艱難的創作。一發而不可收拾地連續寫下了《火海警魂》《穿西裝的校官》《山里的女人》《妖恩人怨也是情》《夢幻使者》等多部小說,《大紅門》還在2010年“恒光杯”全國公安文學大獎賽上獲了獎。他希望以這種方式來慰藉戰友,承載理想,繼續他的紅門情結。他是作者、讀者、敘述者,也是作品中人物故事的參與者。或許,對他來說,這是一種寄托哀思、追憶戰友、抒發情感的最好懷念方式。生生死死戰友情。張凡軍在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的同時,在內心深處也同時完成了一次真正的鳳凰涅槃。
讀《大紅門》,我強烈感受到了橄欖綠警營里的青春和汗水、激情和夢想、奉獻與犧牲。張凡軍再一次以自身對消防部隊和消防事業的深刻體驗和把握,用心、用真情、用鮮血塑造了新時期消防警官的嶄新形象,演繹了大紅門內一代又一代消防人的別樣人生。本書以其特有的思想性、藝術性,給你我很多人生的感悟與啟迪,沉淀給我們的,是堅韌不拔,樂觀進取,積極向上。這也是公安消防部隊進行革命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的一部活生生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