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說:“時間順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钡拇_,人生是一場苦旅,我們需要用追尋來延長生命,充實生命。
追尋不僅僅是向上攀登,向前飛躍,它更是一種遙遠的呼喚,一種心靈的追求,一種精神的寄托。魯迅借《吶喊》喚醒麻木的人們,聊以慰藉那些在黑暗里奔走的猛士,使他們不憚于前驅。這是魯迅棄醫從文的追尋,他追尋一種振聾發聵的呼喊,追尋一種醍醐灌頂的力量。魯迅已經站成我們敬仰的高度,而他的追尋則成為黑暗中閃爍的光芒。
追尋者如余秋雨,7dw/frMXCzK8mWTR78pWnQ==那遠去的王朝背影,那沉重的千年一嘆,無時無刻不在呼喚他追尋的熱情。他穿越于歷史古跡,行走在大山大河,每一處殘垣斷壁都有他沉重的腳印。他追尋著,追尋一種紀念,緬懷逝去的古老文明;追尋一種力量,撐起博大的傳統文化;追尋一種平衡,讓古今文明融成永恒閃耀的星辰。他把抽象深邃的思想淬煉得平易可感,他把細膩惆悵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精神的突圍是他永恒不變的追尋,也成了我們追尋的指引者。
如果沒有追尋,我們便是一棵搖搖欲墜的枯木,沒有生機亦沒有生命。人生苦短,我們總要追尋些什么,那樣,再平凡的生命也會變得不平凡。
正如那個平凡的女子——王朝云。水猶寒的西子湖畔,歌妓朝云因為與蘇軾的一次邂逅,脫離了朝歌夜弦的生活。久病不愈的她皈依佛門,過起了粗布麻衣、青燈黃卷的生活。我想,是她內心的追尋喚醒了自己;她不安于現狀,渴望過另一種生活。追尋讓她削發為尼,縱使仍夢著“樓外樓,山外山,樓山之外人未還”,但內心的追尋早已扎根于心。她拂去飄落在身上的楊花,氣定神閑地捻動手中的佛珠,心中的追尋為她找到了心靈的歸宿。
追尋,是沈從文的心靈之魂的湘雨,是史鐵生生命長河中的地壇。追尋,是朱自清、俞平伯的槳聲燈影,是余光中、席慕蓉的繾綣鄉愁。用追尋去體驗人生這場苦旅吧,讓追尋的光芒指引我們不斷前行。
【作者系江蘇省如東高級中學高三(27)班學生,指導教師:陳亞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