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重視個體差異,因材施教,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意志品質和創造才能。
關鍵詞:教學觀念;更新;初中數學
初中數學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快樂,開展自主性學習。
一、將課堂時間還給學生
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實現上課像考試一樣緊張,提高教學效率。教師要保持課堂上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快捷,潛能最大化地發揮。教師在課堂上注重學習效率的提高,突出重點、難點,排除障礙點,多進行一題多解的訓練和點撥,推出變式題型,突破教學難點。
二、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讓學生注意力集中,愛上學習。教師要讓學生鉆研、探索、并將注意力集中在重點問題上,創造成功。教師要克服畏難情緒,厭學情緒,對學生取得的點滴成績都給予表揚和鼓勵,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幸福感,讓學生把學習從苦學轉變為樂學、愛學、擅長學、我要學。
三、文理結合促進數學學習
教師可以穿插文科知識、數學故事、數學公式的發現故事,世界難題等知識來增加學習的樂趣,抓住學生好奇心和探索欲,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活動,提高操作能力,活躍課堂氛圍。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能發展創新能力,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
四、給學生獲取成功的力量
實現數學知識和數學學習方法的累積,學生的學習成績與智能發展水平并非一致,缺乏意志、缺乏自制力和堅持性的學生決心很大,目標很高,行動卻遲疑不決,很少反思自身。教師要給學生挫折教育,設置障礙,讓學生經歷挫折,超越障礙獲得成功,收獲克服困難的快樂,不畏困難,超越自我,培養自己頑強的毅力。同時教育學生彌補知識的不足,提高解題能力,增強學習信心,鑄造贏得成功的意志品質,接受潛移默化的自我教育。
綜上所述,數學學習是一種語言,是一門科學,涉及科學、市場經濟中的商業、貿易的語言。我們要學習計算、證明,還要會理解,愛交流,能創新。在學習各種公式和數學符號中,傳遞數學信息,聯系生活問題,養成數學學習習慣,堅持發揮創造能力,在問題探究中培養學習的意志品質,收獲人生路上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金永聯.更新教學理念.走出初中數學課改教學誤區.新課程:教師版,2005(09).
(作者單位 江西省吉安縣桐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