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中小板綜指出現了跳空下破半年線,并輕易向下擊穿了7000點的指數關口,在短短的五周內已回落了約17%左右。目前,中小板整體平均市盈率約為58倍左右,平均市凈率約為5.34倍,雖比創業板稍低,但差距已不象以往那么大。在可統計的533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中,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公司小幅上漲,其余九成以上都出現不同程度的調整。其中,中小板的有色金屬板塊在弱市中表現較為突出,是強周期行業表現相對較好的行業板塊之一。從換手率來看,其換手率有明顯的下降和萎縮,除了剛上市的新股新界泵業周換手率超過100%外,竟然有四分之三以上的中小板上市公司中上周前4個交易日的換手率沒有超過10%,這說明目前的中小板市場下檔承接力確實較差。
目前,滬深兩市的大盤正處于下跌通道當中,盤中偶然的反彈,其實都明顯受壓,且并沒有獲得量能的有效配合,表明場外資金觀望情緒仍然濃厚。在市場反彈成交量沒有明顯放大之前,投資者對A股的反彈高度不要寄予過高期望,仍然需要謹慎。

近日已公布包括CPI在內的12月份經濟數據,數據雖然仍較溫和,但宏觀經濟形勢仍不能樂觀。12月份通脹回落至4.6%,其中主要是食品價格回落較為明顯,從去年11月份的11.7%回落至12月份的9.6%,但是非食品價格因素卻有抬頭跡象,從11月份的1.9%上升至2.1%,食品價格因素正在向非食品價格因素傳導,顯示通脹上漲存在中期上揚的跡象。雖然去年GDP增速仍達到10.3%的較高水平,但隨著今年一季度4萬億財政刺激實施結束,預計一季度的投資增速將出現回落,房地產投資增速會明顯弱于去年同期水平,目前需要觀察鐵路基建及新興產業的投資是否能進行有效的補充,但由此預計經濟在一季度不存在過熱風險。隨著1月初兩周食用農產品價格環比數據再度走高,市場將重新開始關注1月份通脹水平大幅反彈有可能帶來的緊縮性政策,從而使市場走勢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不太可能有較大的反彈行情,股指春節前后弱勢震蕩的概率較大。
另一方面,傳統制造業的投資增速正在逐步回落,制造業的利潤在通脹下正在縮減。而未來中長期隨著傳統制造業的投資周期逐步結束,非制造業投資增速及產業升級將有望進入上升趨勢。而中小板大部分上市公司的主業都是非制造業,其投資增速和行業相對影響不大。同時,在2009年至2010年,社會零售品總額的實際增速早已開始進入新的增長階段,如果目前的通脹水平仍然保持高位,預計今年的消費將成為我國經濟增長三大支柱中貢獻度最大的因素。而三駕馬車之一的出口,則有望在海外經濟逐漸復蘇下回穩并小幅上升,但受益度暫時不太明顯。在市場存在對經濟擔憂的預期下,加上通脹水平未來仍有望走高,而流動性一季度相對收緊,使市場在某種程度上放大了經濟調控的效應,從而導致場外資金不敢過早流入市場。

最后,我們認為,由于去年四季度股票型基金的倉位高達84%,倉位明顯過高,如果基金對經濟短期暫不樂觀,且過去一年所持品種累計漲幅較大,基金存在一定調倉可能。這點從周一大跌時,部分基金重倉股處于跌幅前列,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基金有減倉的行為。而周一A股市場的大跌,可以用四個詞形容,“跳空、破位、長陰、無承接”,無論是滬深兩市指數,及中小板指數、創業板指數等,都出現跳空低開低走,都一齊大幅下破半年線的強支持位,且是實體長陰K線報收,市場沒有較大的下檔承接資金,證明市場在關鍵位置的破位下跌不是短期內就能夠扭轉的。因此,現在最明智的操作策略,就是應該以規避風險為前提,高倉位者應趁反彈逐步減倉,低倉位者應暫時持有資金,等待未來下跌回穩后更好的投資機會。
預計近期市場將繼續消化可能提前到來的緊縮性政策預期,未來一段時間市場的估值水平將會受此因素抑制難以提升,指數維持弱勢震蕩的概率或相對較大。如果后續出臺的調控政策嚴厲程度高于預期,導致原來低估值且權重較大的周期性股票往往在盈利預期趨于惡化情況下率先被下調盈利,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股價表現。我們認為,近期的中小板和創業板一樣,不但缺乏整體性機會,還存在一定的系統性調整風險。投資者只能暫時在短期和中期的不同運行風格中把握波動操作和行業輪動機會。當然,目前最好是暫時規避風險,建議高倉位的客戶趁反彈逐步減倉,持有資金等待更好的入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