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A股市場的主要矛盾,看似加息預期引發的流動性恐慌,實則為貨幣高頻緊縮和通脹高企的雙重壓迫下,中國經濟會否出現“硬著陸”,或曰滯漲的隱憂。在央行確立高頻加息之后,立足于流動性收縮的空方握有優勢,但要確定其勝勢,還會有幾波“反復”。近期基本面利好可能會密集出現,我此前所強調的春節“紅包行情”,就是年報、升值等次要矛盾聯合起來,對貨幣緊縮這一主要矛盾打的一場阻擊戰。
首先,高頻緊縮令流動性上軌預期確立,在貨幣回收和通脹驅動的PK中,高頻加息的悲觀預期自11月中旬起就取得上風,股市的流動性被持續抽出,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我們恐怕很難看到行情的資金性表現。
其次,行情是否跟隨上軌步入下行通道?目前我們仍將之視為調整期。A股方向的確立取決于全球通脹高企的環境下,中國的高頻貨幣緊縮會否像二季度的地產調控一樣,令市場對中國經濟的前景產生悲觀預期。如果悲觀預期占上風,那么以基本面為代表的下軌亦將下行,行情將呈現出由上下軌同時下行所劃定的下行通道走勢;反之,如果樂觀面占上風,那么基本面下軌必然形成有效支撐。在新進資金進場跡象不明的環境下,則可能重蹈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初的窄幅波動格局。一切取決于中國經濟會否“硬著陸”或者出現“滯漲”局面。
第三,近日將會迎來一輪基本面的反撲、或曰阻擊戰:2010年的年度宏觀數據,以及上市公司年報,是市場預期對中國經濟的確認,目前看來預期較好,基本面下軌的防線將得到修繕。在市場面上,我們已經可以看到成交連續地量、藍籌股已經下跌多時、中小板風險大幅釋放的局面。

而胡錦濤主席訪美,兩國的商貿協定,尤其是人民幣匯率走勢,則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市場對中國出口的信心,進而倒逼中國國內的貨幣政策調整節奏,以及中小企業的生存環境——中國的民營經濟能否在高幣值、高通脹、高緊縮的環境下繼續向前發展?
第四,流動性上軌和基本面下軌的決戰不會發生在一季度,哪一方的勝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只能是階段性的。未來一段時間的行情,仍極有可能是貨幣緊縮不斷將指數向下軌壓迫,而每一次極度悲觀后的技術性反彈,都將獲得基本面的有效支撐。
一方面,鑒于世界范圍內的通脹才剛剛起步,中國的成本型通脹很難通過貨幣政策調節,市場對貨幣緊縮的預期仍不斷攀升(至少加息次數過半、一年定存利率貼近CPI時才可能達到高點)。
另一方面,我曾指出,按中國經濟10%的增長率并考慮到流通市值擴大的現實,當前A股估值比一年前相同指數時,存在三成左右的套利空間。即使中國經濟出現“硬著陸”,也需要反復確認,而“穩增長”和“調結構”的政策訴求,又會脈沖式的修正中國經濟的方向。
如果再考慮到2010年的美國股市在其經濟顯現滯漲之局下仍取得了單邊牛市的行情,我個人對高頻緊縮下的行情也并不如市場那樣悲觀。最多,我們處于“牛皮市”向“熊皮市”過渡的階段?!?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