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8月16日,黃建始老師因病不幸在美國病逝。本文既作為我們對黃建始老師早些時候采訪的系列報道的尾篇,同時也作為對黃建始老師的悼念。愿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敬畏生命,遠離過勞!
可以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沒有哪一個階段會像嬰兒期那樣,需要父母付出最悉心的呵護。一天一個樣的寶寶,每一絲的變化,每一聲啼哭,都牽動著每一對父母的心。那么孩子在養(yǎng)育過程中會出現(xiàn)哪些狀況,又需要怎樣應對呢?
我家寶寶怎么這么“磨人”?
【本刊記者】 黃教授,您好。帶過孩子的人都知道,家長最怕的就是孩子哭鬧。常聽人說:誰誰家孩子真好帶,一點不哭。也聽人說,有的孩子會整天哭鬧不停。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孩子哭鬧不停呢?
【黃建始】 這確實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基本上孩子好帶與否跟孩子本身的體質、個性及養(yǎng)育方式有關。但是如果孩子過度哭鬧,那就要考慮孩子是否有身體上的不適。
一般嬰兒過度哭鬧出現(xiàn)在感覺饑餓、煩躁或疼痛時,當然也有的孩子會無故哭鬧,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磨人”,這就需要注意養(yǎng)育方式。但是如果感覺孩子的啼哭和平時不同時,應及時帶孩子去看兒科。
【本刊記者】 那一般情況下嬰兒的病態(tài)哭鬧都會有什么狀況呢?
【黃建始】 這就很多了,很多身體不適狀況,嬰兒都只能用哭鬧來表達,這就需要家長能很細心的觀察。
比如孩子啼哭是突然發(fā)生的,怎么哄也沒用。這時就需要家長看看,孩子是否有發(fā)熱?頭部異常運動?舉手或用手抓頭?昏睡乏力?便秘?如果有這些狀態(tài)發(fā)生時,說明情況緊急,要馬上看急診,可能孩子發(fā)生嚴重疾病。
比如孩子經常拉耳朵,同時又有發(fā)熱和胃口下降,請24小時內就診,不能耽擱,孩子可能有耳部感染。
如果孩子的啼哭出現(xiàn)在哺乳或喂食之后,說明孩子可能吞進了空氣,引起腸積氣。如果情況嚴重,也應該盡快就醫(yī)。
另外要注意,孩子感到孤獨、家里來了陌生人及孩子開始長牙期間,孩子也會哭鬧。
孩子怎么總在夜間驚醒?
【本刊記者】 黃教授,作為過來人,我覺得夜晚帶孩子是最辛苦的,有的孩子經常在半夜哭鬧,還有的孩子甚至整夜無法安睡,這讓第二天還需要上班的父母備受折磨。那么這種情況是不是也暗示疾病呢?
【黃建始】 這一般不是疾病引起的,主要要培養(yǎng)孩子的睡眠習慣。在這一階段,嬰兒的睡眠尚未形成規(guī)律。家長應該想辦法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舒適的環(huán)境,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當然,任何疾病都有可能使孩子的睡眠受到影響。如果孩子在半夜哭鬧得很厲害,或者顯得無精打采,那么在排除饑餓、寒冷等外在因素影響的前提下,應該去看兒科。
【本刊記者】那么導致嬰兒夜間驚醒比較常見的狀況都有哪些呢?
【黃建始】 比如孩子有尿布疹,表現(xiàn)為嬰兒臀部出現(xiàn)發(fā)紅、潰爛或者皮疹,這時需要帶孩子就醫(yī);
比如孩子醒來時顯得很煩躁不安,這可能是孩子做了噩夢。因此家長最好讓房間保持微弱的光線,這樣可以使孩子避免對黑暗的恐懼,便于孩子安然入睡。
還有一種情況需要家長注意,如果孩子雖然夜間醒來,但是比較安靜,這可能是孩子白天睡夠了,不需要更多的睡眠時間。這時可以給孩子換換尿布、喝點水,或者放一些玩具,讓孩子慢慢重新入睡。
我的孩子怎么長不胖?
【本刊記者】 雖然現(xiàn)在有很多“小胖墩”,但是每對父母都依然還是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養(yǎng)得白白胖胖的。黃教授,那為什么有的孩子無論怎么喂就是喂不胖呢?
【黃建始】 你這個提問本身其實就很說明問題了。“怎么喂都喂不胖”,幾乎所有的家長都認為 ,孩子胖瘦就是“喂”出來的,所以就使勁“喂”,變著法兒的“喂”,但其實如果孩子消化吸收不好,怎么“喂”也沒用,沒解決根本問題。
【本刊記者】 那一般情況下嬰兒的消化吸收如果有問題,通常都會有什么表現(xiàn)呢?
【黃建始】 這需要家長在日常養(yǎng)育過程中觀察。比如孩子在喂奶之后經常嘔吐;比如孩子有稀松的、白色的、大量的、氣味很臭的大便,或者嚴重便秘等,這些都提示孩子的消化吸收系統(tǒng)可能有問題。
【本刊記者】 其實孩子也不一定非要胖,雖然孩子的體重沒達標但各方面都很健康,也是很好的。黃教授,我覺得可能一般家長擔心的問題還是孩子長得慢,各方面的發(fā)育情況不符合標準。您覺得呢?
【黃建始】 應該是這樣的。體重跟孩子的身體發(fā)育密切相關,要想把孩子喂養(yǎng)健康,對于小嬰兒而言,如果是母乳喂養(yǎng),不要過分拘泥喂奶時間,最好不要固定時間或限定次數(shù),要讓孩子吃飽為止;如果是奶粉喂養(yǎng),要嚴格遵照奶粉包裝上的指南調配奶粉,避免在奶粉中加水過多,使嬰兒沒有得到足夠的營養(yǎng)。
還有一點需要提醒家長的是,對于足月出生時個子較小、體重低于2.5公斤的孩子,則可能是受遺傳的影響,家長不必過分驚慌。
寶寶情緒焦慮也會便秘
【本刊記者】 黃教授,提到消化吸收問題,我覺得可能嬰兒最常見的就是便秘問題,常聽到家長很焦急地四處跟同事朋友打聽“秘方”,“孩子幾天幾天沒大便了”更是成為當媽的口頭禪。那么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
【黃建始】 嬰幼兒便秘是指孩子大便的時候很不舒服,很不容易排出來,而且排出來的大便很干、很硬,有時候還疼痛,或者大便很不規(guī)則。孩子便秘的常見原因,包括飲食中纖維素的含量很少,喝水喝得不多,缺少鍛煉和焦慮。如果孩子出現(xiàn)便秘的時間很長,或者伴有腹痛哭鬧,就必須去看兒科醫(yī)生。
【本刊記者】 很多家長在孩子多日不大便時,會自行使用開塞露,因為覺得這屬于“物理刺激”不會對孩子健康造成影響。黃教授,這種方法可行嗎?
【黃建始】 呵呵,所謂的“物理刺激”這種說法挺有意思。但是對于小孩子來說,任何刺激都有可能造成傷害,家長還是要帶孩子去醫(yī)院,根據(jù)醫(yī)生的指導進行改善。
實際上,由于孩子太小,還不知道自己控制大便,家長要培養(yǎng)孩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這也被稱作“控制大便訓練”,也就是在固定時間訓練孩子做排便動作,即使排不出來也按時訓練。
另外要注意,如果孩子情緒焦慮,也會出現(xiàn)便秘,這跟成人的反應是一樣的。所以家長要多給孩子吃蔬菜和含豐富果膠的水果,在保證孩子飲食能夠攝入足夠的纖維素后,還要觀察孩子情緒,給孩子一個輕松安全的生活氛圍。
最后補充一點,當孩子因便秘而大便帶血時,一定要帶孩子去看醫(yī)生,因為可能造成了肛門撕裂,要避免感染。
【本刊記者】 好的,謝謝黃教授。希望每個家庭都能養(yǎng)育出一個幸福、健康、快樂的寶貝。
【黃建始】 祝每個寶貝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