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以前是簡單地把腫瘤給殺滅了,最后發現瘤沒了,人也死了;中醫不是直接把瘤消滅,而是提出“以正攻邪”、“人瘤共存”,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延長壽命。現在整個世界對腫瘤的治療理念也正在向這方面轉變。
——鐘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醫學會原會長)
好友離去警世人
【主持人】 做這期節目,我們的心情是沉重的。8月16日,北京協和醫學院流行病學專家黃建始教授,也是我刊的醫學專家組成員,不幸因患多發性骨髓瘤,在美國洛杉磯凱澤醫院大劑量化療,醫治無效去世,享年57歲。
【何教授】 當時知道消息后,我也很震驚,很難過。因為黃教授與我都是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校長助理袁鐘教授的好朋友,因此有過一些交往。深為黃教授的為人、見解及學業執著精神而感動。在健康管理問題上,雖我們分別為中西醫醫師,卻見解高度一致!當時相信我們之間還會有進一步廣泛合作的機會。先生匆匆走上西行之路,讓人遺憾非常!
與好友袁鐘通話,他欲言又止,只是說如果在國內,如果配合一下中醫藥,也許就不至于走得如此匆忙!
中西醫協作的四種關系
【主持人】 在癌癥治療過程中,到底是選擇中醫、還是選擇西醫呢?
【何教授】 說選擇,莫若說協同。治療癌癥的過程中,注意處理好中醫治療與西醫治療的協同關系,尤其重要。根據我們多年臨床實踐,中西醫協同抗癌的理念具體可歸納為以下四種:
一是大西醫小中醫:或稱作西主中輔。許多實體瘤及部分非實體瘤的早中期,且并非高齡老年人或體質羸弱者,都應當以西醫學的方式,手術及放化療為主,中醫藥的治療方法為輔。這類腫瘤包括早中期乳腺癌、胃癌、肺癌、食管癌、腸癌、宮頸癌等。在整個過程中,中醫藥的配合是有益無害的。
二是中西醫協同:許多腫瘤的治療,很難說中西醫學誰主誰次。唯有中西醫學緊密協同,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有些腫瘤,可先行手術切除或放療,但后續治療中,對化療并不敏感。此時,便可先以西醫方法攻其癌瘤,隨后以中醫藥零毒抑瘤等法善其后,防范其轉移或復發,例如腎癌、軟組織肉瘤等。這類療法,還適用于對放療有一定敏感性的鼻咽癌、腦瘤等。
三是大中醫小化療:這是一位資深化療專家與我們合作治療非霍奇金淋巴瘤時所歸納的。它對于諸如部分卵巢癌、非霍奇金淋巴瘤、小細胞肺癌等較為有效。臨床實踐中,我們歸納出這類患者的治療可分成兩大階段:前一階段以化療為主,辨證湯方及零毒抑瘤配合;等幾次化療后,癌癥相對穩定時,轉為中醫藥為主,零毒抑瘤為重點,逐步延長化療間隔期,減少化療次數,或在一般情況下不用化療,僅作為備用手段。
四是中醫為主:老年腫瘤患者;西醫學無特殊療效的癌腫;明確拒絕創傷性西醫治療者;晚期腫瘤患者的姑息性治療等,上述情況以中醫藥治療為主,大多能取得良好的療效,延長了有質量的生存期,符合患者“繼續活下去”的最大利益。
患了難治性癌,怎么辦?
【主持人】 胰腺癌、卵巢癌、肉瘤、腦瘤、骨髓瘤等,這些是國際公認的難治性癌癥,如果不幸患了這些疾病,怎么應對呢?
【何教授】 根據我們團隊30多年的臨床經驗,我們非常強調腫瘤的治療用“三駕馬車”的方法。
【主持人】 什么叫三駕馬車?
【何教授】 中醫是一駕馬車,注重局部抑瘤的同時,更擅長全身調整,考慮長期久遠的效果,屬于治本之舉。
西醫是一駕馬車,及時處理局部病灶為主,該手術的手術,該化療的化療,該放療的放療。總體上是對抗性的,屬于治標性的對策。
第三駕馬車是各種非醫學方法,包括飲食調整、心理學方法、社會學方法、家庭支持以及體能鍛煉等等。它側重于解決一些外圍性的或基礎性的問題。
這三駕馬車都要考慮,因為癌癥是個綜合性因素作用而導致的問題。可是遺憾的是,實際治療人們往往迷信西醫,而忽略中醫治療。其實,不敢說中醫能打保票,給你徹底解決問題,但至少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措施。
比如剛才提到的骨髓瘤,此病中西醫結合,拖了十年八年的絕非少數!上海的夏惠芳女士同樣患此病,就是僅僅憑中醫藥(她因為高齡,此病通常發生在高齡人身上,加上心臟不好沒法化療)活到了今天,屈指已經11~12年了!
活得久,是評估療效的最好方式
【主持人】 我提一個大家經常問的問題,對中醫學治療腫瘤的評估效果怎么樣?
【何教授】 對中醫學治療腫瘤效果的評估,人們經過了漫長的認識過程。在古代中國,只有中醫,對中醫治療疾病的作用是不用懷疑的,當然惡性腫瘤也包括在內。但自從現代科學興起以來,這就成了一個問題。因為中醫學的認識方法、表述形式和現代科學都有較大距離,外界對整個中醫進行了重新審視,而且這種審視主要是站在西方現代科學的角度進行的。中醫是個大口袋,包羅萬象,因此愛好中醫、受惠于中醫者力挺中醫,推崇中醫;而那些惟科學主義的、或被江湖中醫騙過的人則排斥中醫、貶低中醫。
中醫認為,癌癥是個內亂,內在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