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60歲的楊大爺偶爾有胸痛的癥狀,經多次檢查心電圖都正常,所以一直沒太在意,而最近的一次發作險些釀成惡果,多虧醫生及時為他做了冠脈造影,放入3枚支架才轉危為安。專家提醒,像這樣的患者很容易被漏診,最后發展為急性心肌梗塞和心源性猝死。心電圖正常不代表沒有冠心病,如心慌、胸痛等癥狀經常發作,應做進一步的冠心病診斷檢查,如冠狀動脈造影或64排CT檢查。
心電圖診斷冠心病為什么會漏診呢?什么才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呢?
專家介紹說,靜息心電圖檢查對冠心病的診斷并不是一個非常敏感的方法。冠心病在沒有心絞痛發作時,其心電圖檢出率僅為30%~50%,而50%以上的冠心病人靜息心電圖表現都正常。
另外,心臟及冠狀動脈循環系統有較強的代償能力,在休息和平靜時不易檢出異常,往往需要通過增加心臟負荷的運動試驗,才能發現心電圖的真正改變。
還有一些冠狀動脈多支病變患者,由于心肌缺血范圍廣泛,導致異常的心電向量相互抵消而使心電圖表現正常。這部分人很容易被漏診,以至于發展為急性心肌梗塞和心源性猝死。
目前認為,冠狀動脈造影是冠心病診斷的“金標準”,多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技術的迅速發展也為診斷冠心病提供了更多可選擇的手段。當前64層和128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技術可作為冠心病的早期篩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