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一場秋雨一場涼,一場秋雨后,小劉感冒了。本來以為“小病”挺一挺就好了,可感冒卻越來越嚴重,但小劉還是不愿去醫院,怕感冒的人太多“交叉感染”,家人就到藥房給小劉買了幾盒中藥。沒想到用藥也沒治好小劉的“小病”。這樣拖拖拉拉一周,小劉終于在家人的勸說下去了醫院。化驗檢查后醫生說,細菌性感冒,必須用抗生素。打了幾天點滴,感冒終于好了。小劉感慨地說:沒想到這個“小病”竟然折磨了我半個月!
感冒了,不要自己找藥吃
進入深秋,天氣越來越冷。每到這個時節,傷風感冒就會偷偷侵襲,因感冒就診的人數大大增加。
一項調查顯示,36%的患者表示,自己感冒后從不治療,“扛幾天就過去了。”64%的患者感冒后選擇治療。在選擇治療的患者中,67%的患者感覺有感冒癥狀時,采取“自己找藥吃”等方式治療,24%的患者選擇“看醫生”。
感冒是一種最常見的呼吸道疾病,90%以上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當感冒病毒附著在呼吸道不同部位的黏膜上并開始大量繁衍時,就會引起感冒癥狀。劉曉云提醒說,感冒通常被人們視為小病,可是“小病”不能“小視”,還是應當看醫生,并根據癥狀,分階段對癥治療。尤其是超過一周以上并出現了并發癥的感冒,患者更要盡早就醫。
治感冒要分階段
有的人患了感冒后,雖然及時采取了相應的治療措施,可病癥卻得不到緩解,有的甚至還會感覺越來越重。這是由于感冒通常是由病毒引起的,所以即使吃藥也要大約一周左右才能治愈。因為引起感冒的病毒有200多種,而且病毒的結構極易變異,往往藥物的研發速度趕不上病毒的變異速度,因此目前還沒有真正通過殺滅病毒治愈感冒的特效藥物。現在市場上銷售的抗感冒藥物,基本上是控制和減輕感冒癥狀的藥物。
所謂的分階段治療就是當出現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等癥狀時,這是感冒病毒感染初期。此時可以從鼻腔直接使用抑制感冒病毒繁衍的藥物,配合多吃水果,多喝水,一般能有效讓感冒停在初期不發展。但是當病毒沒有得到有效抑制,向喉頭及氣管侵蝕時,就會出現繼發細菌感染,這時應當使用抗病毒繁殖藥物和提高機體自身抵抗力的藥物。而當出現黃膿鼻涕,伴有發熱和白細胞增高等感染現象時,應當使用抗菌藥物,即通常所說的“抗生素”,并配合使用緩解癥狀的藥物、免疫調節藥物和抗病毒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