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扁桃體肥大就要手術摘除嗎?其實不然。專家指出,兒童扁桃體肥大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類。適度的生理性肥大可以起到抵抗外界病菌侵入機體的免疫作用,而病理性肥大則需謹慎對待。
生理性肥大具有免疫調節功能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醫師楊懷安說,嬰兒時期,人體免疫功能的活性物質主要從母體所帶來。約二至三歲后,這些免疫物質被基本消耗而不足,則通過咽部免疫器官(腭扁桃體、咽扁桃體等咽部內淋巴環)的提供而得以自我保證。由于兒童期系統免疫功能的不足,因此對局部免疫功能的需求量較大,扁桃體的自我發育就比較旺盛,對于那些后天性發育尚不完善的兒童就容易形成扁桃體過度的增生。這種過度的增生是人體自我免疫調節功能所引起,所以稱為“生理性扁桃體肥大”。
“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全身系統免疫功能將逐漸增強,對扁桃體這種局部免疫功能的依賴性逐漸減少,因此,從5歲開始,扁桃體就逐漸萎縮,約在14—15歲時完成它的使命。近年來免疫學研究已經證實,扁桃體具有防御和抵抗外界病菌侵入機體的免疫功能,所以,當肥大的腺體不影響呼吸吞咽等功能時,對于兒童時期的生理性扁桃體肥大不需要任何處理。”楊主任說。
病理性肥大應手術摘除
病理性扁桃體肥大是兒童時期常見病,分為急性扁桃體炎和慢性扁桃體炎。急性兒童扁桃體炎是由于病原體侵入扁桃體而引起的。其癥狀是:發熱、咳嗽、咽痛、嚴重時高熱不退,患者吞咽困難,檢查可見扁桃體充血、腫大、化膿。扁桃體一年急性發作達3次以上,可診斷為慢性扁桃體炎,多是由于扁桃體窩的病原體所引起的。檢查可見扁桃體肥大、充血、或可見分泌物,頜下淋巴結腫大。對于兒童病理性扁桃體肥大,楊主任提示,家長要帶孩子去專業醫院進行診斷,檢查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然后在醫生的指導下對癥治療。患有慢性扁桃體炎的孩子應做手術摘除。
可引發全身并發癥
采訪中,楊主任講述了這樣一個病例:小李今年20歲,從小患有扁桃體炎,基本上每月扁桃體都會發炎。每次扁桃體炎發作,也就到醫院打打針、吃吃藥。而前一段時間小李感覺到身體出現了嚴重不適:全身浮腫、血壓偏高,到醫院檢查確診為腎炎,而病因竟是長期扁桃體發炎引起的。
“一般人認為扁桃體炎是一個小問題,可實際上不及時治療會引發大患。”楊主任指出,扁桃體炎反復發作,會形成慢性扁桃體炎。慢性扁桃體炎會導致腺體隱窩內的上皮壞死,細菌與炎性滲出物聚集其中,隱窩引流不暢,內容物不能排出,就會長期形成局部感染灶,全身免疫系統會產生抗體,很容易發生變態反應,產生各種并發癥,如腎炎、心肌炎、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所以,大家對扁桃體炎千萬不要掉以輕心,一定要早就診、早治療,以防并發癥的發生。”楊主任最后提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