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的福州小朋友陳雁水,學習特別勤奮,經常加班加點。這不,一不小心就感冒了,而且連續2天小便都是紅色的,可把家長嚇壞了。來到醫院檢查才知道,小雁水患上了“IgA腎病”。專家介紹說,IgA腎病是世界上最常見的原發性腎小球腎炎,10%的患兒20年后會發展到腎功能衰竭。
3個月前,陳雁水因上呼吸道感染到當地社區門診就醫,當天晚上出現紅色的小便,但沒有泡沫,也無腹痛,尿痛,家長也就沒太在意。誰知道,“紅色警報”持續拉響了48個小時,家長慌忙把患兒送到社區醫院。結果,小雁水又被當成泌尿感染,消炎治療近一周。病情一直沒有好轉,患兒才被緊急送往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兒科中心診療。
24小時尿蛋白定量1.47g、尿素氮22.1mmol/L、肌酐148umol/l、血清胱抑素C 2.02mg/L……初步檢查提示,陳雁水患重腎功能不全,所以一直出現肉眼都能辨清的血尿。
專家在B超引導下行腎活檢穿刺術,取出患兒一部分腎組織進行檢查,終于確認“兇手”就是“IgA腎病”。同時還發現,陳雁水的腎小球已出現硬化,腎小管萎縮變異,如不積極治療,腎功能將會進一步惡化﹗對此,醫生立即予以抗感染、足量激素、免疫抑制劑、降壓降蛋白等治療,并督促患兒低鹽飲食。由于搶救及時,患兒病情迅速穩定。
該中心余自華主任介紹說,“IgA腎病”致病可能與呼吸道或胃腸道黏膜處感染的病毒、細菌,或食物中的某些成分有關。臨床上,主要癥狀表現為肉眼血尿,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的誘因,也有由腹瀉、泌尿系感染等誘發。因此,專家提醒說,兒童在學習時,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過度。兒童免疫力強了,才能積極預防、治療呼吸道感染,避免胃腸黏膜損傷。同時,盡量少吃辛辣的食物,注意飲食均衡、清淡,不要吃太多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