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在福建寧德市霞浦縣的曾輝(化名),因感冒后經常鼻塞,上藥店購買鼻眼凈來滴。頭幾次用的效果非常好,一滴鼻子就通氣。因此鼻塞時就滴,在連續使用了一個月后,鼻塞不但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鼻甲還出現了肥大。近日,曾輝在醫院檢查,發現自己患上了藥物性鼻炎。
南京軍區福州總院耳鼻喉科陳賢明主任醫師介紹說,藥物性鼻炎是因長期使用鼻黏膜血管收縮劑,如鼻眼凈或麻黃素滴鼻劑,引起的鼻黏膜慢性中毒反應,因而亦稱為“中毒性鼻炎”,非常難治。
在使用鼻眼凈后,為什么會產生藥物性鼻炎呢?陳賢明主任醫師指出,鼻眼凈的藥品名為萘甲唑啉,是強烈的局部血管收縮藥,通暢鼻腔短期效果非常好,通常用其0.05%-0.1%溶液滴鼻,每日滴鼻3次。鼻眼凈通過收縮黏膜血管而達到解除黏膜充血,緩解鼻塞癥狀的目的。但在長期使用后,因長期的血管收縮導致血管缺氧而引起反應性血管擴張,腺體分泌旺盛,黏膜下層血漿滲出形成水腫。因此不僅無法改善鼻塞癥狀,還導致了鼻甲肥大。
另外,患者在使用鼻眼凈或麻黃素類藥物時,最好不要超過一周,滴藥的間隔時間,最好不少于4-6小時。藥液過濃、滴藥過多、用藥過長、間隔過短或誤服藥液均可致中毒,小兒尤其嬰兒即使按規定劑量使用(每側鼻孔滴1-3滴),有時仍可能引起中毒,高血壓和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病人應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