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統計顯示,我國胃食管反流患病率為5.77%。大城市患病率普遍更高,西安16.98%,北京10.19%,上海7.7%,浙江7.28%。如今,胃食管反流病在大城市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發病也趨于年輕化。
【病例回放】
高先生最近總是咳嗽。起初,他以為是著涼了,開始服用感冒咳嗽藥。可吃了好多天,癥狀還是沒有改善,尤其是晚上睡覺和平躺時,咳嗽會加重。憂心忡忡的高先生走進醫院,經過醫生的仔細詢問和排查,診斷結果令他難以置信:咳嗽竟是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
都市白領成高發人群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種由于胃內容物反流而引起的不適癥狀和并發癥,它的主要癥狀是反酸、燒心(胸骨后區域的一種燒灼感),并可導致食管炎和咽、喉、氣道等食管以外的癥狀表現。
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于世杰主任稱,這類疾病一般以老年人多見,和年老胃腸功能減弱有關,但如今,發病趨于年輕化,而致病原因大部分都是后天因素,更離不開“人為因素”。“首先是不正確的飲食方式,如愛好油脂食物,睡前進食,嗜喝濃茶等。其次是心理因素。人在焦慮、緊張時就會感到胃部不舒服。如果是在‘高壓’下,更容易出現焦慮、抑郁情緒,精神因素促進或直接引發胃食管反流病,這也是現在白領高發該病的原因。”
癥狀多樣,易被誤診
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癥狀非常多樣,除了常見的反酸、燒心、胸痛或胸骨后不適感,還可存在其他癥狀:例如,可表現為慢性咳嗽、哮喘樣發作等呼吸道癥狀,又可表現為咽部異物感、喉部發癢、聲音嘶啞。另外,由于食管的部位靠近心臟,胃食管反流病胸痛特點與心絞痛極為相似,很容易混淆。據報道,有些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被誤診為冠心病、心絞痛,但長期按冠心病、心絞痛治療無效。
于主任提醒:患者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失眠、頑固性慢性咳嗽、成年后出現哮喘(非過敏體質)和胸骨后不適,在其他科室久治不愈,須警惕胃食管反流病。
切莫自行濫服藥物
有些患者認為消化道疾病是小毛病,隨便吃藥沒什么大不了。據了解,門診復發患者或是一定療程后癥狀沒有改善的患者中,大約有30%—50%是未遵醫囑服藥,其表現為隨便停藥、或者藥吃完了就亂服非處方藥,或是隨意減少劑量和頻次。于主任說,還有很多患者會在明確診斷之前,就自行濫服藥物。這樣可能使患者產生耐藥性,從而在正規用藥時難以停藥或藥量要增加。另外,長期反流和病情反復,必然會造成胃黏膜的柱狀上皮向上移行,從而代替食管黏膜的鱗狀上皮。由于柱狀上皮是可以分泌胃酸的,在食管內長期分泌胃酸,有出現食管腺癌的可能性。
于主任指出,藥物治療并非控制疾病的唯一選擇,改變生活方式是預防胃食管反流的最好辦法。要積極鍛煉,增強體質,適度減肥;盡量少吃高脂肪餐、巧克力、咖啡;嚴格戒煙和停止飲酒;少吃多餐,餐后不宜馬上躺下,睡前2—3小時最好不要進食等。反流嚴重者可適當調節床位。高度以30度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