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蘇格蘭艾爾郡(Ayrshire)的坦伯利度假村(Turnberry Resort)1977年至今曾四次主辦英國公開賽,球場建于艾爾郡海灣的沙丘地帶和巖石峭壁之上,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林克斯球場(Links)之一。球會歷史悠久,已難去追溯準確的開業時間,有記錄的只是坦伯利酒店在1906年開幕,酒店主樓連接火車站,是當年的高爾夫旅游勝地。可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坦伯利被征用作為空軍訓練基地,酒店也變成醫院,直至戰后的1951年,球場才交由已故的蘇格蘭設計師麥肯基·羅斯(Mackenzie Ross)重新設計營業。
雖然坦伯利火車站在上世紀70年代末廢止,但酒店主樓依舊留存著火車站的影子。每層寬闊的走廊方便大量旅客和行李出入,兩側還有當年候車用的長木凳,天花和墻壁的雕刻以及有著百年歷史的酒吧依舊保留。酒店一角的墻壁上還掛滿了百多年來具紀念價值的照片,除高爾夫球星以外,印象最深的是2005年7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G8峰會期間,參觀坦伯利度假村時拍下的一張珍貴照片。
筆者此次蘇格蘭之旅以坦伯利作首站,選乘香港的晚班飛機出發,翌日英國當地時間的早上5點抵達倫敦希斯羅機場,再轉乘內陸機80分鐘到達蘇格蘭的愛丁堡,之后租車往西走兩個小時終于來到坦伯利度假村。我預定的開球時間是下午1時20分,幸好坦伯利的酒店與球場只是一街之隔,淋浴更衣之后還有足夠時間到會所享用午餐。
艾爾薩球場
坦伯利共擁有兩個18洞球場及1個供練習用的9洞球場,千里迢迢來到這里當然要打曾四度主辦英國公開賽的艾爾薩球場(The Ailsa Course),為提升2009年英國公開賽的難度,艾爾薩球場增長至7211碼,沙坑添加了21個,但標準桿仍維持在70桿。假如讀者有關注職業高爾夫比賽,一定會想起2009年英國公開賽的經典場面,59歲的湯姆·沃森(Tom Watson)在決賽回合的第18洞失手,攻旗的一桿白球滾出果嶺,要一切兩推才能進洞,以5桿完成這個4桿洞,與比自己年輕24歲的斯圖爾特·辛克(
29b7e5ea257a0c6bb4ff27f7aa03f9317ea229a2717010dfdc63aa340eb88ab1Stewart Cink)打成平手,最終沃森體力不繼,在加洞賽中落敗,未能取得他自1983年以來的第6個英國公開賽冠軍。坦伯利球會市場經理表示:“每當人們提起2009年的英國公開賽,沃森始終是球迷眼中的冠軍,反而真正的冠軍得主辛克,已被人遺忘了?!?br/> 大賽過后,為降低難度和方便客人找球,球會把外圍及膝的長草剪短了,所以開球前球場工作人員建議我們無需聘用球童,假如擔心背包打球辛苦的話,可以租用電動的手拉車。艾爾薩球場的前9洞難度不算高,盲點少,沒有球童協助也能夠安然度過,不過下午的風勢逐漸增強,難度隨即提高。全長454碼、4標準桿的第8洞,球道與海灣平行,強風把我插在口袋里的計分卡都吹走了,之前打多少桿忘得一干二凈,本來成績差打算用時差的影響作借口,現在看來不需要了。
全長452碼、4標準桿的第9洞是個拍照留念的好地方,標志著林克斯球場的白色燈塔就在眼前,旁邊還有700年前蘇格蘭國王羅伯特·布魯斯(Robert the Bruce)的城堡遺跡,不過外貌已被海風侵蝕得面目全非。緊接著,全長457碼、4標準桿的第10洞則是最具特色的球洞之一,2010年為英國公開賽新增的冠軍發球臺背靠燈塔,建于海邊突出的懸崖之上,在強風之下要打出最少220碼的發球才能找到安全落點,即便是女士也應該來試試,親身感受一下林克斯的真正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