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成交量越來越小,股指波動性也在降低,在退市制度改革的傳言下,題材股、績差股、ST股等大面積下跌,人氣低迷,出現了科力遠、大元股份等連續跌停的品種,不過尚未出現大面積的跌停潮。很多投資者說目前的行情很像2004年下半年,雖然市場不乏機會,但股指卻一路陰跌,不做還好,一做就被套,而一割就漲,很難操作。而如果類比于2004年下半年,那么從邏輯上分析,此時就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了,因為2005年就出現了一個重要的底部,我們期待2012年能夠看到這個重要的底部。
當然,在2012年的大類資產配置中,股市吸引力會不斷提高。2012年的國際經濟形勢將更加復雜,債務危機問題可能不會完全解決,歐元區可能出現衰退,全球經濟增速繼續下滑,國內的經濟增速預計將回落到8.5%附近,呈現出前低后高的走勢。預計外需對增長的負貢獻將進一步加大,消費基本穩定,服務業投資將加速,房地產投資大幅回落,基礎設施投資將有所恢復。宏觀經濟運行和政策導向以穩為主,經濟波動較低,通脹在上半年持續走低,信貸回升,資金面相對寬松,大類資產中股市吸引力提高。估值提升是2012年上半年A股的主要有利因素。債券領先股票現象的背后是債券利率的降低有助于估值的提升。2011年10月份以來國債利率走低,而信用利差仍在攀升,隨著無風險利率和風險溢價的走低,股市估值將得以提升,大概率發生在明年的2、3月份。
房地產政策何時出現變化,將是明年股市的一大關鍵問題,目前看來最可能放松的時間點是在明年年中,方式以微調為主。目前房地產調控政策主要有兩個,一是貨幣(首付比例、開發商融資等),二是行政(限購、限價)。兩類政策中,限購政策為不可持續政策,面臨著退出的壓力。我們判斷最有可能的微調政策將著眼于自主需求,包括首套住房利率及首付比率,以及限購套數等,至于放開房地產企業再融資等政策,則可能要等到2012年底。在政策完全放開之前,成長類個股的炒作仍將是市場的重點,而放開后,周期類個股的起舞,將會是市場的一大看點。
在看清楚了明年投資的關鍵時間節點后,行業配置方面有三個主要的投資方向,而消費仍是首位。在中國,消費主要是必需品,衣、食、住等必需品消費在總消費中占比高達60%,家居用品及服務、醫療保健、金融保險等在總消費中占比不到20%;在美國,后三項在總消費中占比超過70%。由此可見,中國的消費結構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另外,科技創新帶來的新消費亦值得關注,新型電子產品、電子支付、云計算、物聯網、通訊技術升級將帶動電子、通訊、軟件及其上游新型原材料等行業的快速增長。
除了消費,我們還看好新興產業。近日,一直對科技股并不熱衷的巴菲特斥資107億美元入股IBM,同時索羅斯亦增持了亞馬遜和摩托羅拉,投資大師的動向再次成為全球市場的風向標。據天相投顧顯示,股票類基金在三季度大幅增持了電子、信息技術、生物制藥等新興產業板塊。隨著“十二五”產業規劃進入密集發布期,此次掀起的新興產業投資潮,并不同于過往的概念炒作或豪賭黑馬,新興產業正在迎來真正的價值投資時代。
最后,我們還是要守住傳統投資,抓住貨幣政策放松預期下的投資機會。2011年商品房投資、鐵路投資的收緊和近年來電力投資的不足,為2012年預留了彈藥。針對其中的財政、技術等瓶頸問題,政策也有針對性布局的跡象,如房產稅、資源稅、地方債的試點發行可為地方提供新的財政來源;對7月份動車事故責任的界定、核電安全標準的出臺和皖電東送特高壓交流項目的批準也給明年鐵路、核電、特高壓建設投資埋下伏筆。
(作者系中信證券高級投資顧問,第一財經“今日股市”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