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證券之父”格雷厄姆告訴我們:股票市場上絕大部分理論收益并不是那些處于連續繁榮的公司所創造的,而是那些經歷大起大落的公司所創造的,是通過在股票低價時購進、高價時出售創造出來的。購買機會產生原因是整個市場的低迷及公眾對于股票的極端厭惡,必須要能確定現行令人失望的結果只是暫時的。老股民恐怕都有這樣的感受,市場處于底部時,總是感覺利空滿天飛,信心備受煎熬,迷茫、恐懼籠罩著市場,這與頂部的市場樂觀情緒特征截然相反。本周大多數分析依舊看空市場,基本認為2300點必破,看平者都算很樂觀的了。因為,B股指數、滬深300指數、深成指均一度創下新低,這成為2300點必破的有力證據。在市場已經有些絕望的背景下,如果按照格雷厄姆老先生的投資理念,所做的動作是逢低逐步買進,關鍵是看你是否有足夠的勇氣。
在我們的分析框架中,現在是一個極為關鍵的階段,A股市場業已經歷了四年的熊市,現在又處在998-1664點上升趨勢線上方不遠(見下圖),同時,所有利空消化都進入尾聲或預期明朗階段,所以,我們的觀點是:一旦形成底部,必定是反轉底!對此我們絕不含糊。至于是否還需要誘空,也就是通過打穿2300點引發技術拋盤,對此我們一無所知。但我們知道空頭主要的牌并不多,問題的關鍵是拿什么來誘空,一旦誘空失敗就有可能造成踏空風險。其實兩市超過一半的股票已經跌穿2300點了。倉位統計顯示,很多基金都跟散戶一樣大幅減倉,似乎誘空的目的已經達到。從滬市成交量可以發現,接近2300點,成交量就大幅萎縮,成交額一度減少至400億以下,說明割肉盤殺跌的動力大幅度減弱。
我們曾經指出,對于當前行情的感受,基本上與2008年底的情況十分類似,國內經濟狀況和外圍局勢都有一定的可比之處,只是所表達的輕重緩急程度有所不同,同時,對未來政策的預期力度可能會產生偏差,但無論如何,方向是很明確的。所以,我們對跨年度小牛市行情依然抱有預期,判斷邏輯上是站得住腳的,現在缺少的只是催化劑而已。誠然,如果市場跌破998-1664點的上升趨勢線,下面可是“萬丈深淵”,堅持判斷確實需要勇氣,但這是有理由的堅持,也因為它有望成為反轉底,所以,這也是一種有價值的堅持。
2300點所表達的政策含義,想必空頭都無法否認,對于未來政策的預期我們也看得很清楚,政策轉向的必要性我們不想做更多的闡述。單從政治層面“穩定大局”的角度,我們也無需擔心明年政策的維穩力度,因為明年是換屆的一年。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于12月14日(下周三)召開,這是十六大以來最遲的一次,想必是國內外復雜的政治經濟局勢,延長了政策“定調會”的醞釀時間。最近十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前一周,漲跌比是6:4,漲幅最大的恰恰是2008年。至于此次會議最終定什么“調”,則完全取決于對十二五期間GDP的“著陸方式”的選擇。
從分析角度理解,如果外圍政治經濟局勢穩定,世界經濟預期向好,在經濟“著陸方式”的選擇上完全可以“大膽一些”,“十二五規劃”預期GDP增長7%,反映出一種常態的判斷和主動調整的意愿。但問題是,計劃趕不上變化,現在的國內外經濟環境極不穩定,而且在未來一兩年都存在這種不穩定因子,如果按照7%的“著陸方式”,最終的結果很可能產生硬著陸風險。所以,我們判斷十二五期間GDP最低的容忍度將上移至8%(見下圖),這是十年來的新低。那么現在需要匹配怎樣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呢?我們認為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至少必選其一,國內經濟的嚴峻程度是超預期的,如果經濟提高至“保八”,政策選擇上肯定是超預期的,所幸的是,國內通脹水平已經得到控制,11月CPI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