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潮起潮落,A股市場賺錢實在不易。除了知識的儲備,人性弱點也需要時時提防。沖頂階段的貪婪,趕底階段的恐懼,行情曲折行進中的猶豫和迷茫。這些情緒無時無刻的影響著每一個投資者。誰能解決好這些問題,誰就距離投資的成功不遠。
本周三A股出現了本輪反彈以來最大的調整,從消息面來看,當日四只新股的同時網上發行以及上交所國際板隨時推出的消息打破了前期新股擴容放緩的臆想,外資減持金融H股的行為對調整又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而前期盡管多方輪番啟動各類板塊,但頸線位2540點附近的久攻不下,也使得多頭心浮氣躁,技術面上也極易誘發調整。
從技術面來看,盡管周內出現了大幅調整,但從周線角度觀察,從中線角度來看,目前位置并沒有太大的風險。從超長期均線(1000天)分布來看,此次探底2307點的時候已開始密集于2750-2850點,這種情形與2005年見底998點時極為類似(匯聚于1350-1390點)。這種轉變,意味著本輪探底回升的結果極有可能是中長期的。后期即便又所反復,但調整的空間不會大,中線投資者在這一區域不必驚慌。
本周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就是華爾街最知名的投資人——巴菲特和索羅斯都在本周一披露了第三季度的股票交易情況。結果顯示,在全球股市大幅下跌的這三個月中,這些經歷過大風大浪的投資大鱷都在大膽下注。從個股和行業來看,一向“傳統”的巴菲特三季度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購入IBM共6400萬股普通股,投資超過100億美元。由于此舉一改巴菲特往日不買科技股的慣例,在市場引起較大反響,并刺激全球科技信息類股票的走強。而索羅斯則大舉買入摩托羅拉系統和閃迪等科技股。受此影響,A股中的一些相關概念股本周也相繼逞強,股神的示范效應得以充分彰顯。應該看到,新一波的新興產業科技潮仍將是拉動全球經濟復蘇的引擎,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既是主要經濟強國競爭的制高點,又是實業和資本市場投入的焦點。因此,新興產業仍會成為資金的重點關注對象。
從近期市場運行特征來看,A股將迎來一個新時代。首先是從產業發展角度看,新一輪經濟增長將是一輪新產業啟動為特征的增長周期,無論是消費還是投資,都將與此前的幾輪經濟增長形成區別,新興產業(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與新的消費服務(醫療保健、文化消費)將成為主角。近日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做好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的通知》等,都讓我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新興產業的推進。
近期市場更關注事件驅動所帶來的主題投資機會,包括“十二五”規劃在內的每一項產業政策都會推動一輪熱點的形成,如淘汰白熾燈引發LED產業崛起;稅收減免政策也使軟件板塊聞風而動……然而,過多過寬的主題投資,投機氣氛就會不斷上升,當增量資金無法持續增加的時候,區域震蕩便是一種理想選擇。相信這種運作格局會持續一段時間。而未來能夠持續表現的投資主題,應該是即將有現實業績增長與廣闊發展空間的領域。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中,不少還是種概念,但也有不少已處于成長臨界區域。物聯網最具業績爆發力,值得我們持續跟蹤。
展望政策面,由于食品價格繼續下跌,信貸超預期或加強增長動力。雖然經濟增長下滑的趨勢已然明朗,但是10月信貸、投資和進口增速都超市場預期,這可能預示著未來兩個月的經濟下滑趨勢可能低于市場預期。從上周意大利國債導致歐美股市先跌后回穩的角度看,歐債危機的短期高風險階段已過,下一次風險集中爆發期將在明年2-4月份。政策年內出現大的調整概率較低,未來投資仍然是以關注產業政策為主線,逢低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