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走勢之強悍超出上周文章的預期,文字結尾處我們提醒的是若本周不再創出新高,則應防范2475士5點處見高回落。而實際上2483點之后,上證指數出現的是高點下行非推動調整,故而市場選擇另一種結構變化,形成更大級別的三波段上行。
以目前的走勢看,2307點為起點的上行,暫定義成5-3-5結構上行并無太大問題,至于會不會演變成更大級別的推動上行,在市場走出來之前,可能按保守的5-3-5三波段等長預期會更有利于保證本金安全。如果按三波段等長預期,則這個上行段顯然還差幾天的上行沒有完成。但從目前已經完成的波動結構看,11月2日低點上行段的結構變異,預示著再經一個平臺型整理之后,市場仍然需要一個上行段消耗多頭的亢奮。由11月3日高點開始的平臺整理,將有一個c段下行整理,以回試下方兩個小缺口,而后在市場預期貨幣進入寬松狀態的憧憬中,還會有一次亢奮地拉起。直至多頭消耗殆盡時,可能遭遇空頭的強力反擊。
我們注意到本周結構變化點出現在11月2日,當日市場在強烈的貨幣政策出現變動的預期聲中強勁地拉起。但我們注意到市場多頭的理由多少有點牽強,且通過網絡傳媒的強大攻勢迅速地向外傳播。細究今年的信貸總量基調,總額7.5萬億的放貸量是年初就確定的目標,而由于5月份以后CPI的急升,導致其后幾個月的信貸收縮。至9月時銀行放貸總量為5.68萬億。10月的數據還沒有出來,但根據四大行全月貸款將超過1600億元,按以往四大行貸款占總體貸款30%的比例推算,全月新增貸款可能在5000億左右。假如10月的5000億得到證實。則按全年7.5萬億口頸算,11、12兩個月平均每月可放出的信貸量則為6600億。
我們注意到,最近的多頭在10月四大行的放貸數據上大做文章,給很多不明真相的普通投資人一種中央宏觀貨幣政策出現重大調整的感覺。事實上,我們判斷貨幣政策并沒有出現實質的變化,只不過是總量不變、定向寬松的微調。這種微調體現在對小微企業的放貸改善,還有對已經停工的部分高鐵項目的救助。前面的信貸緊縮,已經讓很多企業出現了困境,高利貸所累及的企業甚至出現不少欠薪的現象,鐵路建設項目的停工后,也存在大面積欠薪現象。所以,在11、12兩個月的放貸量,會比9月份的4700億高也是預期中的事。我個人感覺這樣的動作體現在維穩上。需要強調的是,有限的放貸量與貨幣政策將轉入寬松并不是一回事,它不可能改變目前中國貨幣收縮的基調。
問題是,為什么多頭們要在10月四大行放貸量增加上做足文章?我們注意到今年來到10月底,不少機構持倉的虧損約為30%,而倉位也下降到78%。市場經數月下跌也已經跌到了關鍵的時間敏感點,所以,借機發動一輪反彈行情混水摸魚正當時。
我們注意到本輪反彈是由天舟文化與中體產業兩個文化股帶動起來的,一路高舉高打,短時間幾近翻倍。它們給長期下跌的市場帶來了局部賺錢效應,因此,各路久虧的人馬紛紛使出渾身解數,制造出板塊輪動的“煙花行情”。目的無他,只不過是想通過市場走勢,以坐信貸可能轉為寬松的預期之實。故而我們在市場中看到無數的低位小陽慢行,其后放量大漲的品種,而其中有些品種的奮力上拉,竟然達到了兩月前挨套的位置,整個市場有如煙花般璀燦。于是市場放出大量,又令很多人堅信這是市場轉好的標志。
事實上,在一輪長期下跌之后,市場的每次強反彈多是以放量收尾。我們從2002年到2003年末的下跌,能看到很多這樣的例子。而現在很多機構與分析師都在討論2307點是個中期底,按我個人對市場的理解,我覺得現在還不是下這種結論的時候。首先,這里的日線級別的背離段可能在下周初段就完成,其后是否為高點下行推動,將決定了后續波動結構的性質。在這個結構走出來之前,討論這事還不是時候。其次,從籌碼分布狀態看,上證指數在2575士5點處為上方密集成交區下沿。我們應該先承認,當市場進入狂熱狀時稍沖過是正常行為,但后續的資金量是否能支持尚存疑慮。同時,我們注意到此次資金攻擊的方向還是在中小市值品種中。大市值品種則是配合A50期指基金行動,似有試盤之意圖,且攻擊方式為純技術型,并不像長線投資的產業資本所為。對于這樣的拉高指數動作,我們懷疑與未來將出現的轉融通有關。對于轉融通操作,我個人認為是對空頭有利的籌碼供應量增多的操作形式,所以,我們不得不防范當前的偽空頭們,其實際目的可能并不在于做多。
尤其令我們關注的是,年末后面兩個月全社會都將進入密集還貸期。在此種情況下最擔心的是國內的資本過度外流。而美在海外企業現金匯回稅的減免,以及50萬美元投資移民之事如果證實,將致國內美元資本外流。這么多年,國內的超發貨幣完全是因對沖流入的美元而起,而現在這樣的情況如果逆轉,將致國內基礎貨幣總量下降,從而帶來資產價格下降的連鎖反應。周四晚,新聞中就出現了美國擬開放50萬美元購買美國房產辦綠卡的消息,此事如果為真,將引起中國中產階級移民潮。而其背后的邏輯則是,大量抽空國內基礎貨幣。中國的人民幣發行嚴格地講,還是跟外儲總量相關聯。10月外儲下降的608億美元與當月的銀行存款量下降額相當,這種情況下的定向寬松,也只不過是補缺口,對實際下滑的經濟并無太大的救助作用。
當然,也有人會用上述問題反方觀點反駁。對同一事物,每個人從不同角度看,會有不同理解是很正常的事。他們認為正是因上面的原因,國內貨幣政策出現松寬才是正常的思維。但我個人以為,目前中國的經濟狀態,宏觀調控才初見成效,必然會有一些人為了自身利益強烈呼吁政策放松。但是,中國經濟的頑疾就在于超發貨幣,而現在卻要再次用超發來解決問題,那是不可想象的事。如不想讓中國經濟在后面的幾年重現危機,真不能在宏觀調控的關鍵時候再回頭走老路。當然,我們在這里瞎猜也沒啥用,不如讓數據說話吧,待數據出來時,自然就都清楚了。總體上,我不建議在指數拉到這位置,以為踏空了非得進場收點籌碼才安心,那樣如果后面不幸是個不好的結果,再來騰挪就會很累。
出于審慎原則,我們認為當前狀態下不宜過于激進。尤其是兩反彈領漲股均出現走軟后,市場即使仍有動力,但也應提防會有一次回落。從波動結構上看,下周二前后,該上行結構可能出現日線級別的頂背離。我覺得如果真實走勢如此,那可能還是轉為保守防御會更好些。當市場走勢不甚明確時,我們更愿意以多空參照線的設定,作為防范風險的警戒線。當前狀態下,將上月28日高點(2483點)作為多空參照線是適當的選擇。如若該線被擊破,則全面轉入防御,除非再度出現日線級別的底背離,否則不輕易逢低補倉。反之,則可繼續保持半倉的配置,尋機繼續做逆襲操作。
總體上我們延續此前的大結構評判,不認為這里可能形成堅實底部區域。真實的底部區域應該在恐慌中產生,而10月中旬的下跌,遠稱不上恐慌,頂多就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死扛。前面作為波動框架的假設前提,是以6月的低點為重要觀察點,如果我們前面的假設沒有問題,則6月低點不應被觸及。反之,則可判定此前C級下行大部分完成,其后的結構將再有一個反復,即所謂再次回壓的過程。鑒于11月25日前后,將有一批資金到期,我們還是不愿意在沒有看到信貸真實放寬之前,作過于樂觀的假設以及激進的操作,這一思路還請技戰術能力較差者,能充分客觀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