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泰岳:
飛信月底續簽是大概率事件
傳聞:神州泰岳(300002)與中移動的飛信合同有望于11月簽訂。
記者連線:神州泰岳證券部工作人員稱,能不能續簽和何時續簽都不好說,畢竟我們也沒有得到確切的消息,請投資者屆時還是關注公司的相關公告。
根據神州泰岳11月2日公告,公司與中國移動有關飛信業務的合同于今年10月31日期滿,目前飛信業務合同續約的商務談判事宜尚未完成。由于飛信業務在神州泰岳總體營收中的占比超過50%,未能如期續約讓人不免對公司飛信業務前景產生憂慮。不過市場人士分析,飛信對中國移動的移動互聯網業務具有戰略意義,而神州泰岳在飛信發展中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雙方繼續合作的可能性很大,或在本月底前達成具體協議。而飛信的合約最終談判結果有望成為公司最近股價的催化劑。
資料顯示,神州泰岳目前正在執行的飛信業務合同,是其與中國移動簽署的《飛信開發、維護、運營及支撐合同》。該合同有效期為自2008年11月1日起至2011年10月31日止。實際上,該合約拖延5個月,至2009年4月13日才正式簽署。市場人士人份,由此看來,合約簽署日期拖延現象較為普遍,估計今年年底極有可能正式續簽合約。
據悉,此次飛信商務談判無法按時續約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移動對飛信管理單位的調整。今年7月1日,為強化移動互聯網業務的融合運營,中國移動將飛信業務運營支撐工作由卓望信息移交給廣東移動負責的中國移動互聯網基地。有券商認為,續約談判延長,另外一個原因是中國移動對飛信業務的重視,在談判中還有眾多商務和技術細節需要時間完善。
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神州泰岳累計實現營業收入為7.74億元,其中,飛信業務錄得4.55億元,占比高達59%。而在2008年,神州泰岳對中國移動的銷售占全年營業收入的78.3%,2009年這一數據為76.9%。對飛信業務的過度依賴是神州泰岳面臨的重大不確定性。神州泰岳正嘗試逐步擺脫對中國移動的過度依賴,包括推出PC版可適用于非移動客戶的飛信、自主性相對較強的飛聊以及農信通等業務。
長城開發:
泰國洪災推升硬盤漲價
傳聞:泰國洪災造成硬盤供應緊張,硬盤的整體報價已經上漲了20%至40%,利好長城開發(000021)。
記者連線:長城開發證券部工作人員稱,雖然泰國洪災導致硬盤價格上漲,公司的確是受益的,但此次事件給公司第四季度帶來的影響目前尚不好預測。
財報顯示,盡管受益于重點客戶的領先優勢以及投資收益,長城開發三季度財報盈利營收增長仍堪憂,公司寄希望于第四季度出貨量放量增長。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泰國洪災導致硬盤價格飆漲,國內主要硬盤磁頭及相關產品生產商長城開發從中受益。在二級市場上,長城開發也受到了市場資金的熱烈追捧,自10月21日創出階段性新低以后,就展開反彈。8個交易日大漲28.38%,11月13日更是以強勢漲停收盤,收盤報價7.87元,成交金額3.73億元,創出近兩年成交新高。
今年10月中旬,泰國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災。而泰國是全球第二大硬盤生產國,全球約有60%的硬盤在泰國生產制造。特大洪災致使全球硬盤供應遭受巨大沖擊,直接導致了硬盤及其相關電子產品的價格上漲,目前這股漲價潮也波及到了我國。
據悉,全球硬盤生產四大巨頭西部數據、日立、東芝以及希捷科技都在泰國設有工廠。其中西部數據、東芝由于受到洪災影響,都有一座或者兩座工廠宣布停產。日立的兩座工廠雖然未受到洪水侵襲但由于零部件缺貨,也宣布停產。目前唯一沒有停產的希捷科技也表示,由于硬盤生產產業鏈受到洪災影響,未來可能限制某些組件的供應。
幸運的是,唯一沒有停產的希捷科技正是長城開發的重點客戶,而且希捷在蘇州和無錫設有兩座大型硬盤工廠,占其全球90%以上的產能。這意味著長城開發的產能有望保持正常釋放。此外,長城開發蘇州二期廠房全面建設已經完成,這將大大提升公司的生產能力。長城開發預計,四季度的硬盤需求量本身就大,加之此次泰國洪災的影響,令硬盤價格漲幅增大,但目前對此次事件可能給公司第四季度帶來的影響尚不能預測。
北京城建:
國信IPO漸近有望兌現收益
傳聞:北京城建(600266)參股的國信證券可能在年底或明年年初上市。
記者連線:北京城建證券部工作人員稱,我們也只是知道國信證券的IPO正在等證監會審批,一旦有了最終確定的結果,我們會發布信息公告的,但估計那時候市場都已經知道了。國信有五家股東,我們是份額最少的,但是是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而且持股數量和金額也不算少了。至于對公司業績具體有多大增厚,只能等國信的股票發出來再看了,現在一切都只是猜。
資料顯示,北京城建在1999年以1.3億元獲得國信證券4.9%股權,每年分紅可達0.7億元。
據悉,北京城建參股的國信上市即將進入實質性進程,時間窗口可能在年底或明年年初。上市后有望帶來業績高增長。作為參股股東,北京城建將從中獲益。
中國證券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106家券商中凈資本超過100億元的有11家,前三名中信、海通、華泰的凈資本規模分別為410.5億元、324.6億元、216.58億元。國信位列第七,凈資本124.9億元,居于國內券商的第一梯隊。公開資料顯示,國信證券還有四位股東,分別是深圳投資持股40%;華潤深國投信托持股30%;紅塔集團持股20%;中國一汽集團持股5.1%。
此前,因出現收購華林證券,及深圳投資與紅塔集團均控股一家券商而參股多家券商,不符合證監會對券商IPO股東“一參一控”合規的要求,致使于2008年已遞交IPO申請的國信證券上市進程處于停滯。
據知情人士透露,今年10月中旬,國信證券兩大股東——深圳投資減持安信證券、紅塔集團減持中銀國際股權,均已上報監管機構并獲批。此番進展對于國信證券及其股東來說,當屬利好。有市場人士認為,如果國信融資額度超過100億元,則極可能進入行業凈資本前三甲。據券商分析,北京城建每股約含0.36股國信證券。若國信上市,考慮20%的股本攤薄后,以15倍市盈率估值,北京城建股價隱含國信證券的股權價值約5.55元。
光迅科技:
資產注入仍在緩步推進
傳聞:光迅科技(002281)大股東郵科院所籌劃的資產注入事項依然在推進,未來注入仍是大概率事件。
記者連線:光迅科技證券部工作人員稱,目前公司生產經營一切正常,我們還沒有接到(資產注入)這方面的消息。
光迅科技主要從事光通信領域內光電子器件的研究、開發、制造和技術服務,為光電子器件制造龍頭企業,國內的市場份額為15%左右,在全球市場也有一定的占有率。財報顯示,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217億元,同比增長43.85%;實現凈利潤4155.4萬元,同比下滑18.96%。由于國內三大運營商正在加大對傳輸網的投資,預計四季度起,光迅科技子系統訂單將回暖。
今年7月1日,由于控股股東武漢郵科院在籌劃涉及上市公司的重大事項,公司開始停牌。市場普遍預期,此重大事件涉及郵科院下屬公司武漢電信器件(WTD),郵科院估計要將WTD注入到上市公司以將減少潛在的同業競爭問題,同時將對上市公司充分擴展銷售網絡,優化產品結構起到非常好的幫助。擬注入資產WTD公司主要生產光學有源元件,今年收入規模約在10億元左右,凈利潤預計為7000萬元。2010年光迅科技的凈利潤約為1.27億元,今年1-9月實現凈利潤1.07億元。潛在資產WTD公司注入上市將對上市公司業績有較大的貢獻。
但7月15日,光迅科技公告稱,目前實施該事項的時機尚不成熟,大股東郵科院籌劃的相關資產注入事宜暫時不能成行,并承諾自復牌之日起3個月內不再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業內人士認為,預計該資產注入事宜12月底整合工作可能重新啟動。
今年9月,公司控股股東將所持公司7400萬股無償劃轉至其全資子公司烽火科技所有,烽火科技將成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取得這部分股權之后,郵科院仍為公司實際控制人。該事項或亦與郵科院擬向光迅科技注入WTD資產有關。但是烽火科技表示,暫無在未來12個月內繼續增持光迅科技的其他計劃,也無任何對外處置光迅科技股份的計劃,所以整體注入可能用時會較長。
(本刊記者 王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