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過去的2年里,幾乎是證券市場的冬季。不少人漸漸的由失望至絕望,直至無望,仍堅持追尋的隊伍也漸漸凋零,不勝唏噓,但也明白不過是世間常理。但高低總有轉圜之際,一年前的房地產有如堅強的泡沫,如今投資人不也開始漸變為將信將疑?誰又能說,猶如一灘死水的證券市場,不能起一絲微瀾?或許,風,正起于青萍之末。”
11月1日,證券市場資深人士冉蘭領銜擔任董事總經理的私募基金——合信資產管理公司正式開業。此番意味深長的感嘆正是冉蘭在開業儀式結束后第一時間在博客中表達的感受。
冉蘭1999年畢業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此后便與《股市動態分析》雜志結下不解之緣。在雜志社創始人王師勤博士的帶領下,冉蘭很快在證券投資分析領域嶄露頭角,并在《股市動態分析》雜志撰寫文章。
談及在雜志社的那段時光,冉蘭依然記憶猶新。“這樣一本記錄過我一段成長歷程的雜志,已經邁著堅定的步伐走過了20余年,見證著市場的牛熊。遙想當年‘北周刊南動態’的輝煌,憶起當年和同事們每周五揮汗如雨的加班,湘滿園的盒飯成為那段日子最甜蜜的回憶。”
離開《股市動態分析》雜志后,冉蘭加盟了金元證券,并長期在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交易日等財經電視節目擔任嘉賓,深受廣大投資者的喜愛。2007年秋天,冉蘭第一次籌建自己的私募基金——圓融投資,并成功投資了Pre-IPO項目智云股份。
然而,正如冉蘭所說,兩年的熊市讓很多人失望,在漫漫熊途中,圓融投資的股東發展戰略出現分歧,團隊的部分人員選擇離開。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冉蘭重新籌建新公司——合信資產。“在朋友們的眼里,我換了一個新的身份一個新的平臺;可是對我而言,我依然在那里,在投資的道路上繼續前行。”對于新平臺,冉蘭如此表示。
按照冉蘭的規劃,未來合信資產將專注于陽光私募基金業務。對于合信的寓意,冉蘭說,“事不合難成,人無信不立。世間的道理盡在于人、事。在資本市場上經歷了多次的牛熊循環,我深知這個領域里存在不少人性的漩渦,該如何取舍,又該怎樣堅持,說來容易做時難。在投資這條路上,我們也曾犯過錯,也不代表未來不犯錯。但正是這些大大小小的錯誤,讓我們更深刻的理解投資的本義。我們所投資的,不過是我們對世界和事物的看法。所謂種善因,結善果。只要我們堅持理想,秉承信義,自然萬事皆合。”
隨著合信資產的成立,意味著市場中擁有“股市動態”背景的私募基金經理隊伍再添新兵。冉蘭也成為繼但斌、劉宏、安妮、裴繼偉、劉紅海、徐澤林、黎仕禹、鄒毅等《股市動態分析》昔日員工或專欄作者中走出的又一位私募基金經理。對此,哲靈投資管理公司總經理徐澤林戲稱為“股動派”。
不過,“股市動態”系私募基金經理雖然師出同門,卻風格迥異。既有堅守價值投資、長期持有風格的但斌,也有偏重趨勢投資、擅長技術分析的黎仕禹,更有熱衷套利、尋找確定機會的劉宏。事實上,“股市動態”系私募基金經理的崛起也正是中國資本市場二十余年不同類型職業投資人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縮影。
《股市動態分析》走出的私募基金經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