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場的回暖主要源于市場主流對貨幣政策重新放松的一種預期,果不其然,前期較為緊縮的政策在做微調,銀行間市場及銀行信貸均有所放松,A股市場隨之上漲,對行情看好的市場呼聲日漸增多,但A股牛市的真的回來了嗎?
流動性泛濫導致資產泡沫難消
為應對資產泡沫,管理層出臺了一些針對性的措施。但房地產政策和資本市場的擴容不是為了刺破泡沫,而是為了抑制泡沫,使市場不出現大跌。因此,預計未來可能出現的狀況是,中國股市保持長期橫盤震蕩或者陰跌,使多余的貨幣在股市中逐漸蒸發,但也不能排除股市在長期橫盤之后出現加速下跌見底的局面。現在決策層的觀點或許是,通過市場大擴容來鎖定多余的貨幣,避免經濟出現過熱的狀況,但同時也避免了資產泡沫的破滅,導致經濟的大落結局。
當前中國流動性的過剩有貨幣超發的原因,亦有產業資本參與虛擬經濟投機取巧的原因,要杜絕中國資產泡沫,就需要因勢利導、多管齊下。這不是靠一兩次性的產業政策刺激來拉動經濟增長,而是需要培育長期投身實業的企業家精神和良好有序的經營配套環境。對中國經濟而言,過去30年以出口和投資拉動的發展模式需要轉型,而轉型為內需拉動的模式亦需時日。如果美國要拯救失業率,要回歸制造業,對中國而言,是個挑戰,也是個轉型的開始。
所以,從短期來看,A股受政策放松和資金驅動的因素較大,但長期來看,產業空心化的局面不能夠徹底解決,那么,現在的所謂產業刺激政策和各地的規劃都將是無效的和徒勞的。
底在哪里?
從我們的觀點看,目前A股還沒有出現歷史大底的機會。現在仍是熊市下政策驅動下的反彈行情。今年冬季的反彈或是個吃飯行情,尤其是對超跌股,比如鐵路行業的上市公司而言。
但斌對市場的判斷,我覺得很有道理,他說,“過一遍所有股票,發現單個企業估值都不便宜,特別是創業板、中小板和重組的企業。聽說一些基金對此類企業依然虎視眈眈,真不明白:多少年的高增長才能平衡50倍、甚至100倍的PE?且如此稀疏的量,進去后,如何出來?估計,大盤依然將進行漫長的結構調整至估值合理。”
當然,我們不能否認,市場會在每次政策放松或刺激政策出臺的時候出現反彈,比如美國可能出臺的QE3對市場仍存在一定的刺激作用,但不會對經濟構成實質性的利好,對股市而言也只是反彈,而不是反轉。
更有可能的情況是,隨著全球貨幣越發越多,最終老百姓將無法仍受劇烈通脹帶來的生活壓力,社會矛盾可能會日益凸顯,全球股市長期處于熊市震蕩當中。
與狼共舞的策略
在A股市場仍是維持以融資為導向的前提下,任何的反彈都可能被視為為下一輪大盤股發行上市做鋪墊和序曲,如果大家都把參與股市作為賺快錢或賭博的機會,那就是與狼共舞。
從陰謀論的角度而言,目前融資方正為IPO之前的市場回暖暗喜。顯然,只有市場回暖了,IPO定價才能定得更高,參與申購的投資者才會更多。這種造勢的手法在香港也是屢見不鮮的。
多數人注定是資本食物鏈的最弱勢的群體,很多人不會吸取2001年到2005年的熊市教訓。都喜歡搶反彈,但往往賺了點小錢又不愿意跑,最終還是吐回來了,還要止損了出來。所以,這個吃飯行情不是人人都可以吃的。只有那些具備豐富與狼決斗的經驗的人才能去搶這口飯吃。
2300點到2600點是個反彈區間,但不是上升牛市的開始。對散戶而言,策略就是:先不要想著賺錢,先想著如何杜絕貪婪的心理,不賺也罷,不虧就好。對價值投資者而言,最好的辦法是,等待市場出現矯枉過正的機會。
很多人會被本輪反彈吸引進去。我們預計,市場最終將跌破2300點,回到2000點以下的可能性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