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節后首個交易周,最轟動的事件恐怕就是匯金增持四大行了,我們的最初認識當然是憑經驗,按照08、09年的兩次增持來判斷此次的利好效應,匯金公司前兩次增持的最大特點是:有很好的短期救市效應,但都沒有改變趨勢。換句話說,在08、09年匯金宣布增持救市后,大盤均出現了短期上漲,但反彈后均再度創出了新低!所以,近日幾乎所有分析師均不認同轉折,驚人一致地給出了技術反彈的判斷!在市場后市的預判中,我們重點強調了股市的“四年定律”(見下圖),指出10月份有望探出牛熊轉折大底,這種判斷完全讓匯金增持給“攪和了”,如果按照“慣性思維”或者經驗認識,匯金增持并不能改變趨勢的話,那么,2318僅僅是個次中級底!這是否意味著股市的“四年定律”將會失效?中國所有分析師都看對了?確實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在一片莫談轉折的呼聲中,我們不會人云亦云,將通過對比分析,來探討2318轉折的可能性。這是本期報告的價值所在!因為看不清大形勢的教訓是很殘酷的。依稀記得上次牛市,大盤從05年998點漲到07年3000點,還有部分人不承認是牛市,不禁讓人唏噓不已。
首先在我們的字典里,周期規律特別是長周期規律應該是值得信賴的,不僅在股市,宏觀經濟、行業層面同樣適用,它不是以周期內發生了什么為前提的,因此我們對股市四年循環規律的重視,勝過匯金增持難改趨勢的經驗認識,畢竟匯金增持在歷史上只發生過三次,拿此前僅有的兩次作為分析樣本,從中找尋規律似乎有些單薄。
其次,此次匯金增持所產生的短期市場效應和市場運行節奏,與前兩次有著很大的差別。2008年9月18日匯金宣布增持工、中、建三行,19日,大盤上漲9.45%,個股幾乎全線漲停,次日上證指數再度沖高一度超過8%,六個交易日上漲21%。2009年10月9日,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分別公告,匯金于在二級市場增持三行A股股份,并擬在未來12個月內繼續增持。當日大盤上漲4.76%,隨后震蕩上行,上證指數累計漲幅20%。此次(本周二),大盤高開后一路走低,上證指數一度翻綠,與前兩次首日表現截然相反。更為有意思的是,本周三早盤打穿2319點后,創出2318后被迅速拉起,并在猶豫情緒中一度創出反彈新高,技術上完成了一次堪稱完美的誘空。打壓所使用的工具是中石油和煤炭股,被誘空的不僅僅是散戶,有媒體報道,很多基金在匯金宣布增持當日減持,還聲稱“總算有流動性了!”。既然如此,我們認為有比基金更有力量的超級機構,開始主導大盤。
再者,結合宏觀經濟的環境來看,我們基本上可以發現問題的核心以及未來市場的變數所在。大家可以結合匯金增持的時間點,來對比分析三次增持所處的宏觀經濟環境。不難發現,目前的情況與08年確有類似之處,國內經濟均處在衰退過程中,全球金融形勢又異常嚴峻,08年是次貸危機,這次是歐債危機。如果從表面來看,似乎后市大盤完全可以復制08年9月18日之后的走勢。但如果仔細對比分析,我們就找到了問題的關鍵,08年匯金增持后之所以又跌到1664點,原因在于當時國內外經濟形勢比現在要嚴峻得多。上圖中不難發現,08年宏觀經濟出現了明顯的“硬著陸”跡象,而當前經濟只是“小幅衰退”,更大的可能是實現“軟著陸”!從經濟先行指標PMI的對比分析,想必大家可以得出同樣的結論:目前的經濟形勢比08年存在著本質的區別!如果市場最終認同這種區別的話,08年大盤在匯金增持反彈后,又再創新低至1664點,這種走勢在今年或許不再重演!
至于08年次貸危機和當前的歐債危機相比,對中國經濟和投資心理的影響,基本上不是一個“重量級”的。中國和美國經濟的關聯度遠勝于歐盟,08年次貸危機很多中國機構身陷其中,此次歐債危機影響則相對有限。9月份新出口訂單指數,出現大幅回升,說明歐債危機對國內出口的影響遠低于預期。而08年之所以創出1664點,是因為我們的經濟和股市受到了美國次貸危機實質性影響,如果把當前的歐債危機等同于08年的次貸危機,作為中國股市后市創新低的依據,想必沒有足夠的說服力。
通過上述內外因素的對比分析,我們不難得到結論,08年匯金第一次救市沒有改變趨勢,是因為內外環境過于惡劣所造成的,與現在的情況沒有絕對的可比性。而09年第二次增持情況則好很多,匯金增持后7個月沒有創新低,最后是推出創業板和股指期貨才助推市場創出新低。所以,匯金第三次增持沒有反彈后再創新低的必然性,完全是受到當時國內外金融、經濟環境的影響,所以2318點不存在創新低的必然性。
從國內情況看,2318點上演轉折傳奇的關鍵在于貨幣政策的轉向,目前下調存準率的呼聲很高!從全球5央行聯手為歐洲銀行業注入流動性開始,到英國二次量寬、法德通過EFSF擴容法案、歐央行再次擴大債券購買規模,再到中國央行為溫州銀行業注資600億元。可以看出,全球的救市行動都已經展開。而中國貨幣政策已經出現積極的信號,那就是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政策開始放寬。當然從整體上看,當前貨幣政策還處在觀察期的尾段。CPI和房價都出現了拐點特征,9月CPI6.1%略好于預期,10月CPI會下來比較多,11月會得到完全控制,本輪貨幣政策調控目標能成功完成。預計央行接下來會在公開市場操作上隱性放松,而實際性的放松時機也將越來越近。我們說過從下周開始,資金面的拐點將形成。最近的銀行間拆借利率和票據貼現利率出現下行的苗頭,值得關注。另外,本周末開始的十七屆六中全會能否傳出好消息,也值得密切留意。
匯金增持是政府救市的第一道金牌,以中國股市二十年的經驗來看,如果第一道沒用,之后還會有第二道、第三道政策,牛市時打壓股市要多次使用政策,熊市時拉動股市也得多道金牌,所以不必過于悲觀。中國經濟軟著陸,沒有系統性風險。地方融資平臺和銀行業的房地產貸款都沒有系統性風險。如果經濟下滑至8%左右,總需求下來了,CPI會下來更多,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都會放松。當前地方政府的投資沖動性很強,信貸松一點,發改委批的項目多一些,投資馬上就上去了,至少目前還沒看到明顯的滯脹風險。
從國外情況看,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歐債危機處在壓力最大的階段,這主要是到期債務高峰所致,希臘在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面臨兩次到期高峰,累積達到350億歐元的到期債務;意大利今年三季度和四季度,就面臨1000億歐元的到期債務;明年一季度1040億歐元的到期債務就要再度襲來。不過,從明年二季度開始,歐債問題將有逐步消化的趨勢。盡管問題不能忽視,但切不可盲目悲觀,至少比08年次貸危機時,現在國內股市的處境要好得多。此外,根據我們的觀察,08年次貸危機,中國股市先于全球市場四個月出現強勁反彈,上證指數從1664點起步走出了翻倍行情!此次能否先于歐債危機消化期四個月開始行情呢?如果這個規律成立的話,10月份就是啟動點。
綜合而言,2318并不能排除上演轉折傳奇的可能,我們所指的轉折是指上攻突破3478點。我們甚至可以用轉折的心態做次中級反彈,因為,10月份是利空集中釋放的階段,資金面將出現拐點,各項已知的不確定性因素均開始明朗化,甚至已開始向好的方向發展,因此,我們沒有過度悲觀的理由,如果有,那也是熊市心態在作怪。對后市空間的認識,我們可結合匯金前兩次增持來理解,匯金08年第一次增持的點位是1900點,09年第二次增持的點位是2800點,此次增持的點位是2300點,前兩次增持后上證指數的升幅均在20%左右,如果此次也能達到這樣的升幅,那么上證指數有往上摸2750-2800點區域。建議大家后市以逢低做多為主,可關注超跌的二線藍籌,諸如:水泥、券商、核電等板塊。
?。ㄗ髡呦瞪钲谲嚼颂厥紫呗詭煟?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