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場最擔心的是,這一次國慶節后的市場超跌反彈,是否會像前兩次一樣,變成“一陽指”反彈曇花一現?大家看看8月25日和9月21日的上證指數圖形就可以知道了。但是,筆者依然堅持節前的文章分析觀點,10月份依然是市場見底的一個關鍵時間周期,特別是在出9月份CPI數據的敏感時刻。
本周五公布的CPI數據基本在預期之內,首先是這一輪的CPI上漲主要受到以蔬菜和豬肉價格為主的食品價格的影響,特別是豬肉價格漲幅仍然比較大,短期不可能回落太快,這是豬周期本身決定的;其次是CPI連續兩個月漲幅回落,說明調控的效果開始逐漸體現,另一方面也和CPI翹尾因素衰減相關;最后我們傾向于認為CPI總體將呈下降趨勢,四季度將回落至5%的水平,但是存在一些如大宗商品價格存在反彈可能等的干擾因素,只要調控政策不出現較大的轉向,CPI向下趨勢基本確立。
因此,如果市場預期四季度通脹可控,貨幣政策出現微調,市場流動性重新寬裕,那么一波中級上漲行情將會很快到來。當然,大行情來臨與否的關鍵,應該是等待CPI數據和貨幣政策的拐點出現。當政策底、估值底、市場底都出現的時候,共振之下,很容易產生一波比較大級別的上漲行情。
同時,我們也深刻認識到,股市是實體經濟的晴雨表,而其融資的方向,更是代表著政府將要扶持和發展的行業方向。因此,把握好政府導向和支持的行業,將會尋找到可以加速發展的高成長性企業,也因此可以尋找到那些可以翻3到5倍,甚至是10倍以上的成長股。這是我們對未來3到5年內對股市投資的思路。
在2001年至2009年,這十年,是我國政府大力發展和扶持地方企業、國企和央企的10年,且從A股這10年的融資方向可以看出來,這個時間段,我們看到了銀行、地產、鋼鐵、汽車、電力、航空、高速、港口等行業的高速發展。
而在未來的一個新十年,也就是新的“十二五”規劃,又將是什么行業會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發展呢?我們說了,這個可以從股市的融資方向可以看出一二,而最近1、2年,創業板的開閘和大量發行創業板、中小板企業,這就是一個明證,政府未來將要扶持的主要是民營企業。
也許有人或說,創業板總是高市盈率、高估值和高價上市,有什么投資價值呢?當然,這部分人的想法僅僅只是從其個人利益出發去考慮和看待這個問題而已,而我們如果從一個大的整體經濟戰略發展去想,那么我們也就會釋然了。
不錯,創業板和中小板這樣的民營企業,很多上市之后會變得很垃圾,甚至很沒有投資價值;但是,如果不發展,不努力促進民營經濟的融資問題解決,那么我國的經濟在經歷了前面20年的高投入、高產出這樣粗放型的發展之后,我們未來還能找得到發展的方向嗎?如果不發展民營經濟,那么很可能我國的經濟將會陷入真正的衰退!而大力發展和扶持民營企業,也才是我國經濟的轉型正確之路。
所以,不管上市1000家民營企業當中,會出現800家垃圾企業,這都不要緊,重要的是可以出現200家好企業,甚至變成大型的企業,可以像美國等發達經濟那樣讓民營經濟接過國民經濟的發展大旗就可以了。這樣的經濟發展,才具有持續性,而如果一味地壓制民營經濟的發展,那么我國的經濟就將會陷入“死胡同”。
基于這個認識,那么我們未來的投資方向將主要是以民營經濟為代表的創業板和中小板,其中特別是以創業板的潛力最大!我們希望可以從中尋找到像以前蘇寧電器那樣高速成長的企業,而其股價翻了30多倍的大牛股!尋找一個小企業可以成長為大型企業,成長為藍籌股的典范。
現在,借助于股市的融資,中國的民營經濟將會得到高速發展!我們暫時不管這些上市公司把融資所得的錢拿去干了什么,我們只需要知道一個概率性事件就可以了,我們也不可能期待每一個上市公司的高管和老板都很清廉和想干一番大事業,也許大部分,也就是80%的創業板或中小板等民營企業上市之后高管和老板套現拿這錢去腐敗或者干其它的,而不是大力發展自己的企業。
但是,我們也還必須得相信,那剩余的20%企業,從股市融資之后,拿了這錢是老老實實去干企業的,是踏踏實實做事情的!所以,我們的任務,就是去尋找這些企業,尋找與這些“踏實做事,真的想干一番事業”的老板談話,交流,了解清楚這些企業的潛力!
因此,我們四季度的調研重心就是創業板和中小板,行業瞄準的方向和標準,這里就暫時略過吧。總之,我們肯定是瞄準未來具有大潛力的行業和企業!我們相信,在具備了這樣對中國經濟的發展的深入了解之后,我們的投資,也更具有方向性和成功的大局觀!剩下的,只是細節性的投資問題和去執行我們的投資原則、策略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