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安華(招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全球的銀行資產負債表都存在的隱患,即需補充核心資本和對損失提取充足的撥備。匯金的做法是暗渡陳倉,小資金大動作。商業性的做法是銀行向匯金定向增發以補充資本(如巴菲特巨資入股美銀)。講政治的做法是小資金在二級市場操作,雖無改善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但可提振信心和股價,有利于后續的市場融資。(http://weibo.com/2249556604)
張憶東(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師):【勇敢者的游戲】匯金增持和溫總理去溫州,都是被動維穩,屬短期利好,緩解恐慌情緒。節前溫州高利貸擠兌逼債而A股多殺多,都是悲觀情緒的自我強化。此番匯金增持也屬維穩信號,加上10月流動性季節性改善,節前擔心的溫州高利貸和海外危機都有些政策對沖,有望出現階段性反彈。(http://weibo.com/zhangyidong1979)
華生(燕京華僑大學校長):放開民間金融是方向但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民企的民生銀行、深發展肥了大佬,未見去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銀行金融都是玩別人的錢,放開來搞,民間銀行攬存倒閉儲戶自認倒霉?中國的老百姓恐怕不答應。存款要保險銀行就要有管制,這又與放開相矛盾。中國不缺喊口號的人,而是缺沉下來研究可行制度的人。(http://weibo.com/1223237202)
張后奇(華夏基金副總經理):反思銀行業壟斷。2003年謝平先生曾就美國長期限制銀行跨州經營評價過此事,如今已經沒有多少權威金融人士評價此事。似乎中國的銀行金融機構越大越好,大銀行紛紛成為世界最大,股份制銀行奮起直追迅速成長為大銀行。中國的大銀行與壟斷性大企業因為人所共知的政治體制而自動實現高度產融結合。(http://weibo.com/zhanghouqi2011)
薛冰巖(廣州世澤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研究總監):錢荒時代,小額貸款公司瘋狂賺錢。上市公司禁不住誘惑,瘋狂投資小貸公司,已經公告過的有新海股份、東華能源、易食股份、南京高科、深賽格、五洲交通、大眾交通、江粉磁材、聯化科技、澳洋順昌、小商品城等。這些公司有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在主營業務上已經江郎才盡,短視和追求暴利,不值得投資關注。(http://weibo.com/xuebingyan2011)
李大霄(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最近一段時間全球的空軍力量已經達到了極致,特別是出現了一股做空中國概念股的狂潮,從美國興起漫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