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危機重創全球金融市場,除了股市跌跌不休外,最令人震驚的是黃金等貴金屬重挫,加上油價、CRB指數大幅回跌、美元轉強之後,避險資金撤離全世界商品投資的羊群效應正在發酵。此前表現良好的黃金基金也遭遇到了重創。上半年以來,資源類主題QDII基金發行不在少數,我們認為,在當前市場環境下,資源類基金投資風險逐漸加大。
光環褪色
去年底以來,諾安黃金基金的發行開啟了國內以貴金屬作為投資標的的風向標。據統計,目前市場上共有4只明確將黃金作為投資主體的QDII基金,分別為諾安全球黃金、易方達黃金、嘉實黃金和匯添富黃金及貴金屬,在市場震蕩向下的行情下,黃金基金表現搶眼,但是此輪隨商品市場的暴跌,一直是作為避險天堂的黃金也未能幸免。分析人士稱,此輪暴跌僅僅一周不到的時間就將黃金7月以來的漲幅全部吞沒,凸顯黃金主題投資短期風險上升。
過去的一個月,金價從每盎司1900美元上方跌至1600美元一帶。以最先發行的諾安全球黃金為例,今年以來,該基金的累計最高收益一度超過了30%,但是上周該基金就下跌了6.7%,僅一周的跌幅就將7月以來的漲幅全部吞沒掉。截至到9月26日,該基金的累計凈值為1.124元。有評論認為,已經連續上漲了11年的黃金,突然出現近似崩盤般的跌勢,后市值得探討,金價在這一輪最后的井噴上漲行情源于國際形勢的不穩定,但是歐債造成了美元的走強使得金價大幅下降。
對于黃金基金的投資,眾祿基金研究中心研究認為,國際黃金價格的未來走勢取決于一系列不可預測因素,一個是全球經濟的運行狀況,一個是金融市場和投資者對于經濟發展情況的解讀,三是投資者在解讀經濟發展情況基礎之上對于金價走勢的判斷,這三個因素將會左右后市的黃金價格走向。從近期來看,黃金避險需求有所降低,即使面臨著對經濟增長的擔憂,投資者對于黃金投資可能陷入了兩難境地。
商品市場頹勢顯現
除了黃金之外,稀有金屬的白銀、白金在這輪下跌中也很厲害。白銀在9月22日大跌2.89美元,23日繼續大跌6.48美元,跌幅達到17.7%,創下了1979年以來的最大跌幅,26日,白銀也已經跌破了年線。通常來說,這么大的跌幅,意味著其多頭走勢已經結束。
其他貴金屬,如鎳、鉛、銅都出現了價格的大幅回落。對于這些具有工業用途的貴金屬價格的下降,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于全球經濟的降溫,全球制造業出現了回落走勢。長期以來,銅作為全球經濟及股市的一個很好的領先指標,投資者稱其為“銅博士”。但是在9月份銅暴跌23%,跌幅遠遠超過了股市跌幅。有分析認為,中國經濟出現放緩跡象等顯而易見的影響,這些因素可能削弱了使用銅的產品的巨大需求來源。數據顯示,中國去年在世界精煉銅消費總量中占了40%,但是今年上半年銅的進口量較上年下跌了26%。制造業萎縮,需求減緩,可能是貴金屬出現下跌的最主要原因。
作為觀察物價指標的CRB指數作為分析對象,該指數在9月26日創下了今年的新低,同時美元指數則逐漸走強。
投資資源類基金需謹慎
今年以來,以資源主題作為投資對象的基金產品不在少數。除了前面已經提到的四只黃金基金以外,今年上半年發行的還有華寶興業標普油氣、諾安油氣能源兩只主題資源類QDII。資料顯示,除了諾安黃金基金以外,其他幾只基金的的建倉期價位均處于高位,在近期的下跌行情中,顯得相對抗跌,一部分原因是有的尚處于建倉期,有的雖然已過建倉期,但是在高位下倉位并不高,亦顯得對后市看法較為謹慎。
基于大宗商品市場仍處于風險釋放階段,我們建議對于資源類基金的投資需要保持一份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