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于VIE模式可能被取締的報道一出,在PE/VC機構內引起渲染大波。行業一片恐慌,對于取締VIE,質疑聲不絕于耳。雖然此后有權威部門表示,“取締VIE純屬誤傳”,但是,毫無疑問,處于風口浪尖的VIE仍在迷局之中,未來何去何從,若是監管,又將如何監管,一切尚屬未知。風投大佬步步驚心,呼吁監管層“權衡考量”。
何謂VIE?VIE作為一種資本運作模式,最早見于2000年4月新浪的上市中,因此又被稱為“新浪模式”。此前,赴美上市中國公司多采用的是紅籌模式“紅籌模式”和VIE結構,2006年,商務部發布《關于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的規定》,紅籌模式上市被堵,VIE模式成為主流。
今年6月,支付寶事件讓VIE(協議控制)模式公之于眾,接受大眾審視。緊接著,8月25日,商務部發布了《商務部實施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安全審查制度的規定》,正式將協議控制納入監管范圍。而近日,關于VIE模式可能被取締的說法流出,甚至有整篇的報告在網上流傳。
毫無疑問,VIE模式的存在一度到來中國公司特別是互聯網公司的繁榮,給這些公司乃至整個行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與此同時,那些潛伏在這些互聯網公司背后,和這些公司一起成長起來的還有PE/VC們。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9月26日,馬云在其微博里對《經濟觀察報》里一篇名為“為VIE一辯”的文章作出回復并質疑。馬云寫道,“一面呼喊政策透明,一面哭守著潛規則。從未搞清楚VIE倒底是啥,但假如VIE那么好,為何不能讓它光明正大合法化?假如它不夠好為何不能完善它?中國的創新,互聯網和資本市場會因完善VIE而毀?”
清科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僅在2007年到2011年上半年,VC/PE投資到廣義互聯網行業的投資案例數達到776起,投資金額達57.95億美元。而廣義互聯網行業的企業絕大部分都采取了VIE的架構。
VIE生死未卜,PE/VC大佬們驚魂未定,紛紛對可能取締的做法提出質疑。清科集團董事長倪正東在微博上呼吁,“關于VIE的問題,必將成為本年度投資界最大事件之一,請政策監管當局權衡考量”。
易凱資本首席執ec31a68e7e933bb5ff2114b941ab1fc477d1672195a618b7f4cf9d1860e49d6c行官王冉接受相關媒體采訪時稱,“這些VIE既然已經做出去了,它們應該繼續可以存在下去”。
王冉分析,從大的監管思路上,政府的主導思想是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新興產業的優秀公司能回到A股,在本土的資本市場上市。但是,“這種希望存在的前提在于,有一些根本性的問題要得到解決,比方說行業準入的問題,比方說發審制度的問題,以及我們的人民幣基金的,整體的人民幣風險投資行業的成熟度的問題”。
“我們認為VIE對于中國公司來說仍是可行的上市方式,商務部加強VIE監管和規范,但不應該將VIE路徑堵死。從投資角度看,假如VIE路徑被堵死,那么也會影響整個VC/PE界,因為關系到退出機制”。納斯達克中國首代鄭華接受相關采訪時如是說。
話說回來,呼吁歸呼吁,愿望歸愿望,究竟將何去何從?我們所能做的也只有繼續關注。
(作者曾為南方都市報財經記者,創投、私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