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松動尚需等待
基于剛剛公布的8 月份宏觀數據,我們依然認為,政策面仍處于觀察期,市場期待已久的政策松動短期內難以成為現實。
首先,通脹壓力仍處高位。8月CPI同比增速為6.2%,雖較上月有所回落,但從絕對值來看依然處于高位,而且也高于此前6.1%的一致預期。結合歷史規律及翹尾因素來看,9月通脹下行幅度依然有限,只有進入四季度之后通脹下行趨勢才有望確認。在此背景下,高度關注通脹形勢的管理層當前并不會貿然松動調控政策。
其次,經濟穩中趨降,“保增長”的必要性暫不高。8月數據顯示,工業增加值環比增速小幅上升,投資環比增速小幅下降,消費環比增速略有提升,出口環比增速逆轉為負值??傮w看經濟處于穩中趨降的格局之中,并不存在“硬著陸”的風險。鑒于調節經濟的主動性依然較強,而且也因為樂于見到經濟的適度放緩,管理層有足夠的信心進一步觀望后續經濟形勢。
經濟放緩預期制約信心
如果四季度如愿盼來政策松動,A股市場無疑有望迎來一輪反彈。但問題在于,如果缺乏基本面的支撐而僅僅依靠流動性,反彈空間必然是十分有限的。事實上,在通脹頂逐步形成、政策底有望來臨的良好預期下,A股市場之所以難改弱勢格局,很大程度上正是反映了投資者對經濟的悲觀預期。
中國經濟正面臨內憂外患的不利處境。就外部而言,債務危機已對歐美經濟復蘇進程構成明顯制約,不論是借新債還舊債還是向貨幣注水,都很難避免較長時期的開支緊縮。而且大幅下行的消費者信心指數也顯示未來消費需求不容樂觀。按去年數據,歐盟和美國分別占到我國出口總額的20%和18%,若其經濟進一步放緩,我國出口產業將面臨嚴峻形勢。就內部而言,目前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二三線城市房地產市場。隨著政策調控的深入,房地產市場與土地一級市場必將持續縮量,不僅商品房投資將不斷下滑,而且其對地方財政、融資平臺以及民間高利貸的沖擊也可能超出預期。
當然,若經濟過快減速,管理層仍可以寬松的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來應對。但是,在房地產泡沫已處嚴重階段、通脹水平明顯抬升、融資平臺危機四伏的背景下,我們的政策手段已不可能像上次那樣游刃有余。
區間震蕩仍將延續
在逼近前期低點之際,周三大盤先抑后揚,黑色金屬、化工、交運設備等周期性行業成為反彈的主要力量。盡管技術與估值因素決定了A股有望暫時企穩,但目前仍難以找到有效帶動行情延續的力量。
食品飲料、醫藥、服裝家紡、商貿等被一致看好的消費類行業估值偏高,近日均處于補跌狀態。創業板、中小板等成長股在大跌之后較為活躍,但考慮到其估值偏高,而且業績預期很可能進一步下調,其調整進程仍未完成。目前最具估值優勢的無疑是銀行、房地產、鋼鐵、交運設備等周期性行業,鑒于下跌動力已十分有限,我們認同其防御功能。不過,在緊縮政策依然延續、特別是經濟中期趨勢仍在減速的背景下,周期性行業很難再度凝聚市場人氣。
綜合來看,A股市場即便在前期低點附近企穩,其進一步走強的可能性也不大。建議投資者繼續保持謹慎心態,保持較低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