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國鷺(南方基金投資總監):牛市里,上市公司再融資是利好,因為許多人認為企業會有釋放業績的動力。熊市里,再融資是利空,因為大家都擔心股票供給的增加和增發對利潤的攤薄。牛市里所有消息都是好消息;熊市里所有消息都是壞消息。同一消息,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常有不同的解讀—你聽到的是你想聽到的。(http://weibo.com/qiuguolu)
宋逢明(清華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需要轉變經濟增長的模式,進行結構調整。由投資和出口推動向消費拉動的方向轉變。但這只是嘴里說說的大道理,具體的實施路徑在哪里?股市長期低迷,如果一線城市房價大幅度下跌,財富效應將抑制消費需求。看來,真正的經濟增長潛力還得依賴國家地域廣大的梯度發展。地域不平衡是結構性特征。(http://weibo.com/1891555397)
李迅雷(上海市人大代表):【貨幣總量嚴控為何對抑制CPI的成效不大】8月份CPI同比回落而環比卻依然上漲。去年年初至今緊縮力度不可謂不大,但為何通脹沒有像前兩次那樣迅速回落呢?其實影響通脹的因素除了貨幣總量外,還跟貨幣結構或儲蓄結構有關。既然過去10多年貨幣超發卻未導致高通脹,如今收縮貨幣難道就一定會立竿見影嗎?(http://weibo.com/lixunlei)
林耘(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持人):這輪通脹幾乎是必然的,但這輪豬肉上漲卻具有某種偶然性。據我所知,即使是條件最好的養豬場,去年冬天因為“瞬間”低溫,仔豬死亡率大幅跳升,打破了供需平衡,并加重漲價預期。而與上一輪豬周期不同的,可能是政策補貼的效果或結果的不同。養豬戶沒有激烈調整策略,豬肉價格或許會維護在高位較長時間。(http://weibo.com/linyun)
許小年(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與金融學教授):當威權政府部分地承認私有制,并維持市場秩序時,人們可享受自己努力的成果,工作積極性提高,經濟走出無產權的低收入陷阱。因政府利用地位的特殊,輕松地在財富再分配中為自己謀利,更多的資源如人員和資金進入再分配部門,打擊了民間創富積極性,經濟停滯,可能落進中等收入陷阱。(http://weaa4nyUJVfrQ8Ao8Sxw8pfs0PbqEBxO3CqIraSWIEJ1I=ibo.com/xuxiaonian)
劉震(易方達基金量化與指數投資部總經理):對沖基金有四個特征:非公開發行(最低門檻,人數限制),業績提成,對沖,杠桿。而公募專戶,券商集合理財,陽光私募(信托或有限合伙)都是融資平臺,是否對沖基金,取決于投資策略是否真正對沖。對沖工具不多,意味著對沖策略難做,但正因為難做才有錢賺,這就是對沖第一定律。(http://weibo.com/timetohedge)
張憶東(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師):今天俯臥撐行情繼續縮量俯臥,但是撐的力量在積蓄,有些很好的跡象:第一,抗住了海外的影響,明顯穆迪下調法國兩大銀行評級沖擊了亞太市場;第二,茅臺放量下跌,預示階段性多殺多的能量充分釋放。2437點破不破意義不大,站在現在的時點,11月之前,機會大于風險,不要恐慌時殺跌,以至于自相踐踏。(http://weibo.com/zhangyidong1979)
丁鵬(東方證券資深分析師):量化選股就是前期的投資策略了,你說的后期程序應該是算法交易,那個就簡單多了,只要寫好程序就不用變。最難的就是投資策略啊,怎么才能選到有超額收益的股票,如何決定買點賣點,如果分配資金,這才是最重要的。(http://weibo.com/dingpeng999)
華生(燕京華僑大學校長):9·11十年,美國確實走下了興盛的頂峰。記得當年9.11 消息傳來,網上國人幸災樂禍者眾。十年后國人都開始能冷靜評估事件的影響,說明我們也都在進步。新世紀十年,國外都在說中國的崛起,國人多在說中國的危機,也許真相正在這二者之間,也許中國的希望也正在于此。(http://weibo.com/122323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