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公布的CPI等數據并沒有令市場有太大興奮。相反,9月8日出版發行的《朱 基講話實錄》卻成為弱市下討論的熱點。一來是因為朱 基罕有的“只講實話,不講套話”的風格,二來更主要是中國股市乃至中國經濟目前面臨的問題,都能從此書中找到一些答案。
此次出版的《朱 基講話實錄》絕大部分文稿為首次公開發表,記錄了朱 基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和總理期間中國一系列經濟體制改革出臺的前前后后,包括財稅體制、金融體制、國企轉型脫困等一系列對近十年中國股市、中國經濟影響深遠的重大改革。而在網絡上盛傳的是一篇名為《值得紀念的五年》的文章,這是朱 基2003年1月27日卸任前最后一次在國務院全會上的講話,算是臨別贈言。
在8年前的這次講話中,朱 基提到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幾個擔憂:一是經濟過熱,二是房地產過熱,三是城鎮化成風,四是主題公園建設熱,五是搞汽車盛行。
對于經濟過熱,朱 基說50多年的經濟工作中,希望改變不斷重復出現的“綜合癥”,但經濟周期的問題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二戰后全球政府都被“凱恩斯主義”洗腦,都習慣了以貨幣發行來平滑經濟波動。但這樣的習慣,就像吸食毒品一樣,自覺不自覺便上癮了。今天美國、歐洲出現的問題就是這一行為幾十年積累的病癥。因此,即使朱 基再做十年,到今天,他依然無法擺脫這樣的困境。
但對于房地產、城鎮化、汽車成風等產業方向的擔憂,到今天來看還是有很多值得反思的。過去十年中,資本市場很多牛股都是直接或間接受益于中國城鎮化。在城鎮化下,過去十年是中國重工業化的又一個高峰,無論是地產、汽車,還是由此帶來的大量基建,并導致上下游礦、油等原材料價格全球的抬升。除此之外,在城鎮化下泛濫的權力尋租、既得利益集團等導致一系列社會矛盾加深。
盡管有人將此書的出版賦予了政治上的一些解讀,但單就經濟層面而言,對發展路徑的反思確實也是很有裨益的。對于資本市場,本刊此前就對監管部門一味“貪大求快”的思路也進行了反思和討論,在弱市中或許大家才能靜心下來去想想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