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金融危機從次貸(2007年)蔓延到金融業(2008年),如今轉化為主權債務危機的疑慮下,本周的大盤讓投資人繃緊神經。周一滬深300大跌3.57%,創今年單日跌幅第二名。周二低開,創去年7月20日后新低。隨后又在社保基金入市、定向寬松等利好刺激下,連續4日反彈。從周二9點45分到周五收盤,反彈6.61%。周K線以下跌0.76%報收,留下167點的長下引線。日K線繼續保持在60日均線以下,季均線斜率也向下,仍為偏空格局。
本周多方仍然難有起色,5個交易日的價差平均值,3天貼水。全周平均貼水0.09%,十分罕見。持倉量也快速下降,是春節過后的最低點。即便大盤反彈,期指多方依舊缺乏信心。
多頭心態混亂
從本周的交易情況來看,一個字——“亂”。多方該攻不攻,該守不守;前一刻剛離場,后一刻又進場。打得毫無章法,凸顯的是不自信。
逐日檢視。周一開盤,當時的背景是日韓股市都下跌超過1%,9點15分的期指卻只下跌0.21%。正當看客滿心期待A股上演“風景這邊獨好”之際,9點25分,現貨開盤下跌1.14%。瞬時間,期指發現自己在“裸泳”。如何是好呢?咬緊牙,繼續游,不要上岸。這就造成了9點30分到9點50分,平均升水高達0.45%,9點30分的升水甚至高達0.89%。
多方一路苦撐,企圖當力挽狂瀾的勇士。高升水一直持續到10點55分,大大晚于當天現貨的高點10點整。11點整,指數跌幅達到2.83%,已經再創新低。多方終于倒下,11點到14點25分,平均升水僅剩0.06%。可是,大盤在11點10分就沒有再擴大跌幅,該接不接,多方沒有走出早盤買錯后的后悔情緒。
14點25分以后,升水又拉高為0.23%,這是跌幅不再擴大后的選擇。請注意,距離最低點已經過了105分鐘,多方才回過神來。結果,隔天開盤重挫2.61%,這證明錢不會給沒頭緒的交易者。
周二9點45分見到最低點后,日內就反彈3.75%。然而,持倉量卻減少4218手,創非結算周的當日最大降幅。多方看到反彈的反應是恐懼,不是喜悅。
持倉量下降有沒有可能來源于空方的獲利了結,說明低點已經出現?答案是否定的。周二全天,價差平均值為-0.03%,不僅貼水,也小于周一的0.18%。所以,多方更想走(交易指令為賣),造成價差貼水。
把貼水進行到底
周三,面對前面連續三天低開,以及美聯儲承諾維持低利率兩年的背景下,大盤高開1.69%。面對如此強勁走勢,期指決定把貼水進行到底——平均貼水0.34%(歷史第四大),而且一直不升水(5分鐘頻率)。面對周三的上漲,期指不看好。
周四開盤下跌1.57%,算是對周三看空的回報。期指恢復升水,但是10點20分現貨翻紅后,又恢復貼水,多方仍然沒有追漲的信心。
周五的走勢雷同周三,只是開盤和收盤的漲幅小一號。多方倒是沒有人格分裂,還是周三的多方,全天貼水,幅度0.34%。所以,形成有趣的現象,周五現貨高點突破周一的高點,期貨卻無法突破。
事情經常有兩面,投資也一樣,同樣的訊號,卻能得出不同的解讀。近期持倉量大幅下降,大盤又連續4天反彈,能否解讀為“空方看到低點出現,獲利了結”?筆者認為不行。因為價差也下降,說明多方更想離場。
價差貼水,持倉量下降,多方離場,能否解讀為“多頭不死,空頭不止;多頭既然死了,底部也應該出現”?也不能如此解讀。本次下跌訊號的開始,就是來源于多方離場。如今還是多方離場,偏空訊號繼續有效。哪里來回哪里去,應該是這個道理。